首页 > 内科 > 风湿免疫科

痛风晚上比白天疼是什么原因

| 1人回答 | 42次阅读

问题描述:
痛风晚上比白天疼是什么原因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胡乃文
胡乃文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痛风夜间疼痛加剧可能由温度降低、夜间脱水、激素水平变化、尿酸结晶沉积加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控制、调整生活习惯等方式缓解。

1、温度降低

夜间环境温度下降会导致关节局部血液循环减慢,尿酸溶解度降低,促使结晶形成。建议保持卧室恒温,疼痛关节可穿戴保暖护具。

2、夜间脱水

睡眠时水分摄入中断,血液浓缩使尿酸浓度升高。睡前2小时饮用300毫升温水,避免饮酒或含糖饮料。

3、激素变化

皮质醇在凌晨降至最低水平,其抗炎作用减弱。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秋水仙碱片、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

4、结晶沉积加重

持续高尿酸血症可能导致尿酸盐在关节腔积聚,引发炎症反应。需规范服用别嘌醇、非布司他等降尿酸药物,配合低嘌呤饮食。

每日饮水量建议超过2000毫升,避免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急性期减少关节活动并抬高患肢。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痛风会出现哪些症状

痛风症状按病程发展可分为早期关节刺痛、急性发作期红肿热痛、慢性期痛风石形成及终末期肾功能损害。

1、早期表现:

单侧第一跖趾关节突发针刺样疼痛,常于夜间发作,伴随局部轻微红肿,活动受限可持续数小时。

2、进展期症状:

关节肿胀明显伴皮肤发亮,压痛显著,可能出现低热和全身不适,发作周期缩短至3-10天。

3、慢性期特征:

关节周围形成白色痛风石结节,耳廓、肘部等部位可见尿酸结晶沉积,关节出现持续性钝痛和畸形。

4、终末期损害:

尿酸盐肾病导致夜尿增多、蛋白尿,严重者出现肾结石或肾功能衰竭,可能伴随高血压和水肿。

控制高嘌呤饮食并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急性期需抬高患肢,建议出现关节剧痛时及时检测血尿酸水平。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