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1次阅读
身体过敏可能由遗传因素、环境刺激、食物不耐受、免疫系统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等方式治疗。
1、遗传因素家族过敏史可能增加过敏概率,表现为皮肤瘙痒或呼吸道症状。建议避免已知过敏原,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胶囊、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
2、环境刺激花粉、尘螨等吸入性过敏原易引发打喷嚏或眼结膜充血。保持室内清洁并使用空气净化器,必要时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乳膏、孟鲁司特钠咀嚼片。
3、食物不耐受海鲜或乳制品可能诱发荨麻疹或腹泻。记录饮食日记排查致敏食物,急性发作时可选用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溶液、泼尼松片、炉甘石洗剂。
4、免疫系统异常可能与Th2细胞过度活化或IgE抗体异常有关,常伴随湿疹或哮喘。需进行过敏原检测,严重时使用奥马珠单抗注射液、环孢素软胶囊、他克莫司软膏。
过敏期间建议穿着纯棉衣物,避免抓挠皮肤,饮食宜清淡并补充维生素C,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
痛风症状按病程发展可分为早期关节刺痛、急性发作期红肿热痛、慢性期痛风石形成及终末期肾功能损害。
1、早期表现:单侧第一跖趾关节突发针刺样疼痛,常于夜间发作,伴随局部轻微红肿,活动受限可持续数小时。
2、进展期症状:关节肿胀明显伴皮肤发亮,压痛显著,可能出现低热和全身不适,发作周期缩短至3-10天。
3、慢性期特征:关节周围形成白色痛风石结节,耳廓、肘部等部位可见尿酸结晶沉积,关节出现持续性钝痛和畸形。
4、终末期损害:尿酸盐肾病导致夜尿增多、蛋白尿,严重者出现肾结石或肾功能衰竭,可能伴随高血压和水肿。
控制高嘌呤饮食并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急性期需抬高患肢,建议出现关节剧痛时及时检测血尿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