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肛肠科 > 外科 > 肠扭转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4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胰腺癌早期不一定会痛,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疼痛症状。胰腺癌早期症状隐匿,常见表现包括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腹部不适等,疼痛多出现在中晚期。
胰腺位于腹腔深处,早期肿瘤体积较小时可能不会压迫周围神经或组织,因此疼痛感不明显。部分患者仅表现为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如上腹隐痛、饱胀感,容易被误认为胃炎或消化不良。随着肿瘤增大侵犯神经丛或周围器官,疼痛会逐渐加重,表现为持续性中上腹或腰背部钝痛。
少数胰腺癌患者在早期可能出现间歇性隐痛,这种疼痛常与体位变化相关,仰卧时加重而坐起前倾可缓解。胰头癌患者可能因胆管受压较早出现黄疸,而胰体尾癌更易以疼痛为首发症状。糖尿病突然加重或新发糖尿病也可能是胰腺癌的早期信号。
胰腺癌高危人群包括长期吸烟者、慢性胰腺炎患者、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以及年龄超过50岁突然出现血糖异常者。建议定期进行腹部超声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查,出现不明原因消瘦、持续消化不良或新发糖尿病时应及时就诊。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饮酒,避免高脂肪饮食,有助于降低胰腺癌发生风险。
黄斑性水肿的严重程度需根据病因和病情进展判断,多数情况下属于需要及时干预的眼科疾病,少数情况可能伴随不可逆视力损伤。
黄斑性水肿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视物模糊或轻微变形,及时治疗通常预后良好。常见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基础疾病,通过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注射、激光治疗等方式可有效控制水肿。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黄斑区结构破坏,导致中心视力永久下降甚至失明。部分患者对治疗反应良好,水肿可完全消退;但部分反复发作或合并严重视网膜缺血者,视力恢复受限。
极少数情况下,黄斑性水肿可能由葡萄膜炎、眼内肿瘤等罕见病因引起,这类情况往往伴随更复杂的病理改变。某些遗传性视网膜病变导致的慢性水肿,治疗难度显著增加。妊娠相关黄斑水肿虽具有自限性,但若合并高血压可能加速病情恶化。
建议出现视物变形、中心暗点等症状时立即就诊眼科,完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日常需控制血糖血压,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风险,遵医嘱定期复查。吸烟者应戒烟以减少血管损伤,适量补充含叶黄素食物如菠菜、羽衣甘蓝有助于视网膜保护。
功能性便秘可能由肠道蠕动减慢、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水分摄入不足、精神心理因素、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生物反馈治疗等方式改善。
肠道蠕动减慢可能与年龄增长、久坐不动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排便费力、粪便干硬等症状。日常可采取腹部按摩、规律运动等措施促进肠蠕动。若症状持续,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比沙可啶肠溶片等药物调节肠道功能。
膳食纤维摄入不足会导致粪便体积减小,通常伴随腹胀、排便次数减少。建议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可通过食用西蓝花、燕麦、火龙果等补充。急性症状期可短期使用小麦纤维素颗粒增加粪便体积,但需配合足量饮水。
每日饮水不足1500毫升可能使结肠过度吸收水分,导致粪便干结。除增加饮水量外,可适量饮用淡盐水或蜂蜜水软化粪便。伴有电解质紊乱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口服补液盐散调节水电解质平衡。
焦虑抑郁可能通过脑肠轴影响肠道功能,表现为排便不尽感、肛门坠胀等症状。建议通过正念训练、认知行为疗法缓解压力,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物。
长期服用钙剂、铁剂或阿片类止痛药可能抑制肠蠕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监测排便情况,必要时配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促胃肠动力药。老年人需特别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联合使用多种导致便秘的药物。
建立规律的排便习惯,每日固定时间如厕训练,即使无便意也应坚持10分钟。饮食中增加木耳、奇亚籽等可溶性膳食纤维,配合每日30分钟快走或腹部顺时针按摩。若症状超过3个月未缓解,或出现便血、体重下降等报警症状,应及时进行结肠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注意避免长期依赖刺激性泻药,防止结肠黑变病发生。
眼肿脸上起红色的疙瘩可能与过敏反应、接触性皮炎、毛囊炎、虫咬皮炎、玫瑰痤疮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抗过敏治疗、局部用药、口服药物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接触花粉、尘螨或食用海鲜等致敏物质可能引发面部红肿伴瘙痒。表现为眼睑水肿、皮肤出现风团样丘疹。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滴剂等抗组胺药物,配合炉甘石洗剂外涂。过敏期间需避免搔抓,用冷毛巾湿敷减轻肿胀。
化妆品、金属饰品等直接刺激皮肤会导致接触部位出现边界清晰的红斑、丘疹。常伴有灼热感,严重时形成水疱。建议停用致敏产品,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或他克莫司软膏,合并感染时加用莫匹罗星软膏。日常选择无刺激的温和护肤品。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可引起红色脓疱状皮疹,多发生于油脂分泌旺盛区域。初期为疼痛性红色丘疹,后期顶端出现脓头。需外用夫西地酸乳膏或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严重时口服头孢呋辛酯片。保持面部清洁,避免挤压皮疹。
蚊虫叮咬后释放的毒液会引发局部变态反应,形成水肿性红色丘疹,中央可见针尖大咬痕。伴有剧烈瘙痒,搔抓后易继发感染。可涂抹复方樟脑乳膏止痒,口服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外出时使用驱蚊液,室内安装纱窗防虫。
血管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面部慢性炎症,表现为面中部持续性红斑伴丘疹脓疱。温度变化或辛辣饮食会加重症状。建议使用甲硝唑凝胶配合多西环素胶囊,光电治疗可改善毛细血管扩张。日常注意防晒,避免饮酒及过热饮食刺激。
出现眼肿伴面部皮疹时应避免自行用药,尤其激素类药膏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记录皮疹出现前的饮食及接触物有助于病因判断。保持患处清洁干燥,用温水轻柔洁面,暂停使用去角质产品。若48小时内无缓解或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需立即急诊处理。过敏体质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过敏原检测。
上腹部痉挛性阵痛可能由胃肠痉挛、胆道疾病、胃溃疡、肠梗阻、胰腺炎等原因引起。上腹部痉挛性阵痛通常表现为突发性绞痛或紧缩感,可能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胃肠痉挛多与饮食不当、寒冷刺激或精神紧张有关。过量进食生冷食物、暴饮暴食可能刺激胃肠平滑肌异常收缩,表现为阵发性绞痛,疼痛部位多位于脐周或上腹中部。发作时可尝试热敷缓解,日常需规律饮食并避免刺激性食物。若频繁发作或伴随腹泻发热,需排除感染性胃肠炎可能。
胆结石或胆囊炎发作时可能引发右上腹痉挛性疼痛,疼痛常向右肩背部放射。高脂饮食后易诱发胆绞痛,可能伴随黄疸、发热等症状。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急性发作期需禁食并就医,慢性患者应低脂饮食,必要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胃溃疡引起的疼痛多位于剑突下,呈周期性、节律性发作,空腹时加重。幽门螺杆菌感染或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是常见诱因,可能伴随反酸、黑便。确诊需胃镜检查,治疗包括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药物联合杀菌,同时避免辛辣食物和酒精刺激。
肠梗阻导致的上腹痛为阵发性加剧的绞痛,可能伴随腹胀、停止排气。腹部手术后粘连、肠扭转或肿瘤压迫均可引发,查体可见肠型及高调肠鸣音。完全性梗阻需禁食胃肠减压,必要时手术解除梗阻,部分梗阻可尝试禁食观察并使用开塞露通便。
急性胰腺炎常突发上腹持续性剧痛向腰背部放射,多因胆石症或酗酒诱发,血淀粉酶显著升高。轻症需禁食胃肠减压,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抑制胰液分泌,重症可能需手术清创。慢性胰腺炎患者需严格戒酒并补充胰酶肠溶胶囊帮助消化。
出现上腹部痉挛性阵痛时应暂时禁食观察,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记录疼痛持续时间、诱因及伴随症状,若疼痛持续超过6小时、出现呕血或高热需立即就医。日常保持饮食清淡,规律进食,控制情绪压力,有胆石症或消化性溃疡病史者需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