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肛肠科 > 外科 > 肛隐窝炎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肩关节由盂肱关节、肩锁关节、胸锁关节和肩胛胸壁关节共同构成,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复合体。
盂肱关节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组成,属于球窝关节结构。关节盂周缘有纤维软骨构成的盂唇加深关节窝,关节囊薄而松弛,周围有喙肱韧带、盂肱韧带等加强稳定性。该关节允许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旋内和旋外等多轴向运动,是肩关节主要活动部分。
肩锁关节由锁骨远端与肩峰内侧端构成,属于平面关节。关节内有关节盘缓冲压力,周围有肩锁韧带和喙锁韧带固定。该关节在肩部上举时协助完成锁骨旋转运动,参与肩胛骨的整体协同活动。
胸锁关节是上肢与躯干唯一的骨性连接,由锁骨胸骨端与胸骨锁骨切迹组成,属于鞍状关节。关节腔内含关节盘,周围有胸锁前韧带、胸锁后韧带等维持稳定。该关节在呼吸和上肢运动时发生滑动及旋转,影响肩部的整体活动范围。
肩胛胸壁关节并非真性关节,而是肩胛骨前侧面与胸廓后壁之间的功能性连接。其稳定性依赖前锯肌、斜方肌等肌肉的动态平衡,允许肩胛骨进行上提、下降、前伸、后缩及旋转运动,对盂肱关节活动起到重要辅助作用。
日常应避免长时间保持耸肩或含胸姿势,运动前充分热身肩周肌群,强化肩袖肌群力量训练有助于维持关节稳定性。若出现肩部持续疼痛、活动受限或弹响,建议及时就医评估关节结构与功能状态。
咳嗽伴随右胸疼痛且按压痛可能与胸膜炎、肋软骨炎、肺炎、肋骨骨折或肌肉拉伤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
胸膜炎引发的胸痛常随呼吸或咳嗽加重,可能伴有低热、乏力。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胸腔积液,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因,如细菌感染需用头孢克肟颗粒、阿奇霉素片等抗生素,结核性胸膜炎需规范抗结核治疗。
肋软骨炎多表现为局部压痛而无红肿,疼痛可放射至背部。热敷和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可缓解症状,但需排除心脏疾病。肺炎所致胸痛常伴咳嗽咳痰,听诊可闻湿啰音,胸部CT能明确病灶范围,轻症可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重症需静脉用药。
肋骨骨折多有外伤史,深呼吸时疼痛剧烈,X线可确诊。需固定胸廓并服用洛索洛芬钠片镇痛,咳嗽时可用手按压患处减轻震动。肌肉拉伤疼痛局限在损伤区域,活动时加重,休息2-3周多可自愈,急性期可冷敷配合双氯芬酸钠凝胶外用。
日常应避免剧烈咳嗽,可饮用蜂蜜水润喉,保持环境湿度。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咯血、呼吸困难需立即就诊,禁止自行服用强效镇痛药掩盖症状。恢复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促进组织修复,睡眠时向健侧卧位减轻患侧压力。
起搏器导线不拔一般是可以的,但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若导线未引起感染或血栓等并发症,通常无需取出;若出现导线断裂、感染或需更换起搏系统时,则建议手术拔除。
起搏器导线留置体内的情况较为常见,尤其是对于老年或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导线材质多为硅胶或聚氨酯,生物相容性较好,长期留存通常不会引发排斥反应。导线表面可能形成纤维包裹,进一步降低移位风险。临床观察显示,多数患者保留旧导线后,新植入的起搏系统仍能正常工作。对于无需更换起搏器的患者,定期复查心电图和胸片即可监测导线状态。
当导线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时,必须彻底清除感染源。导线表面形成的血栓可能脱落引发肺栓塞,此时需抗凝治疗联合导线拔除。导线断裂可能刺破血管或心脏组织,需通过激光鞘或机械鞘等专用工具取出。若旧导线干扰新起搏系统的信号传输,或占据静脉通路影响新导线放置,也需手术干预。拔除操作需由经验丰富的电生理团队完成,以降低心脏撕裂或大出血风险。
建议植入起搏器的患者每6-12个月复查一次,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估导线位置和心功能。日常生活中避免剧烈胸部撞击,出现发热、胸闷或导线部位红肿时及时就医。导线拔除术后需监测心律和血压,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治疗月经崩漏的中药方主要有固冲汤、归脾汤、清热固经汤、两地汤、举元煎等。月经崩漏在中医辨证中多与脾虚、血热、肾虚、血瘀等因素有关,需根据证型选择合适方剂。
固冲汤由白术、黄芪、煅龙骨等组成,适用于脾虚型崩漏,表现为经血淋漓不尽、色淡质稀。方中黄芪补气摄血,煅龙骨收敛固涩。脾虚者常伴乏力、面色萎黄,可配合艾灸足三里。使用前需排除妊娠相关出血,避免与寒凉药物同服。
归脾汤含人参、龙眼肉、酸枣仁等,主治心脾两虚型崩漏,多见经量多而色淡、心悸失眠。方中人参补益心脾,酸枣仁安神,适合长期劳倦或思虑过度者。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若出现口干咽燥需调整配伍。需与器质性子宫病变鉴别。
清热固经汤以黄芩、生地、地骨皮为主,针对血热型崩漏,症见经血色深红黏稠、口渴烦热。黄芩清热止血,生地滋阴凉血。血热者常见舌红苔黄,可配合针刺大敦穴。脾胃虚寒者慎用,服药期间禁辛辣燥热食物。
两地汤由生地、地骨皮、玄参等构成,适用于阴虚血热型崩漏,表现为经量多伴五心烦热。方中地骨皮清虚热,玄参养阴生津。此类患者多见舌红少苔,需与实热证鉴别。服药时避免熬夜,肾阳虚者不宜单独应用。
举元煎含人参、升麻、柴胡等,主治气虚下陷型崩漏,多见经血淋漓、小腹坠胀。升麻升举阳气,柴胡疏解郁热。常伴气短懒言,可加灸百会穴。高血压患者慎用升麻,出血量骤增需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
使用中药治疗月经崩漏需经中医师辨证施治,避免自行组方。服药期间记录月经周期与出血情况,配合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若出血持续超过7天或伴头晕心悸,应及时复查调整方案。日常可适量食用红枣、山药等健脾食材,忌食生冷辛辣刺激之物。
摔伤肋骨可通过卧床休息、药物镇痛、物理治疗、呼吸训练、定期复查等方式疗养。肋骨损伤通常由外力撞击、运动创伤、骨质疏松、剧烈咳嗽、交通事故等原因引起。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避免翻身或上肢大幅度活动。选择硬板床平卧,可在疼痛侧垫软枕减轻压迫。卧床时间通常需要7-10天,期间禁止提重物或弯腰动作。若出现呼吸困难需立即调整体位。
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盐酸曲马多片,但需警惕呼吸抑制风险。所有药物均须排除消化道溃疡等禁忌证后使用。
伤后48小时可开始局部冷敷,每次15-20分钟。72小时后转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康复期采用超短波治疗或低频脉冲电刺激,帮助减轻软组织水肿。治疗需由专业康复师操作,避免直接按压肋骨。
采用腹式呼吸减少胸廓活动度,每日练习3-5分钟。咳嗽时用手按压伤处减轻震动,必要时使用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稀释痰液。合并肺挫伤者需使用呼吸训练器预防肺不张。
伤后1周需拍摄X线片排除迟发性骨折,2周后复查CT观察愈合情况。若出现持续剧痛、皮下气肿或发热,可能提示血气胸等并发症,需紧急处理。老年患者应每3个月检测骨密度。
疗养期间保持高蛋白饮食,每日摄入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不少于100克。睡眠时采用30度半卧位,避免侧卧压迫伤处。康复后3个月内禁止接触性运动,可逐步进行游泳等低冲击锻炼。出现咳血、胸痛加重等异常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