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神经内科 > 内科 > 神经衰弱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糜烂性咽喉炎可通过中药治疗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银黄含片、蓝芩口服液、蒲地蓝消炎片、金嗓利咽丸、黄氏响声丸等。糜烂性咽喉炎可能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用嗓过度、胃酸反流、环境刺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咽痛、咽干、声音嘶哑、咳嗽、咽部异物感等症状。
银黄含片由金银花、黄芩提取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风热上攻或肺胃热盛引起的咽喉肿痛。该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可缓解糜烂性咽喉炎伴发的黏膜充血。使用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糖尿病患者慎用。
蓝芩口服液含板蓝根、黄芩、栀子等成分,能抗病毒、抗炎消肿,适用于急性咽炎或病毒感染诱发的糜烂性咽喉炎。对于咽部灼热感明显、伴有淋巴滤泡增生的患者效果较好。服药期间可能出现轻度腹泻,脾胃虚寒者应减量使用。
蒲地蓝消炎片以蒲公英、黄芩、苦地丁为主药,针对细菌性咽炎导致的黏膜糜烂有显著疗效。该药能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减轻咽喉部水肿和渗出,改善吞咽疼痛症状。与抗生素联用时需间隔两小时服用,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金嗓利咽丸由木蝴蝶、薄荷脑、蝉蜕等药材制成,特别适合用嗓过度或慢性咽炎急性发作引起的声带充血、黏膜糜烂。其疏风利咽作用可缓解声音嘶哑和干燥灼痛感,含化时药物能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避免与温补类中药同时服用。
黄氏响声丸含浙贝母、桔梗、薄荷等成分,对胃酸反流刺激导致的咽喉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能减少喉部黏液分泌,缓解反酸引起的灼痛和咳嗽。服药期间需配合低脂饮食,睡前3小时禁食以控制反流症状。
糜烂性咽喉炎患者除中药治疗外,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温水饮用,避免吸烟饮酒和辛辣食物。室内湿度建议维持在50%-60%,可使用加湿器预防黏膜干燥。急性期建议减少说话频率,用淡盐水漱口每日3-5次。若症状持续两周未缓解或出现发热、呼吸困难,需及时进行喉镜检查排除其他病变。合并胃食管反流者需同步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有助于减轻夜间反流。
70岁老人肺癌晚期通常难以完全治愈,但可通过规范化治疗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治疗方案主要有姑息性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中医药调理及疼痛管理。
姑息性放疗适用于局部病灶引起的疼痛或压迫症状,如骨转移或支气管阻塞。通过精准照射可缩小肿瘤体积,减轻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治疗前需评估心肺功能,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放射性肺炎或食管炎,需配合营养支持。
针对EGFR、ALK等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如吉非替尼片、克唑替尼胶囊可抑制肿瘤生长。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认突变类型,治疗期间需监测肝功能与皮肤毒性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腹泻或皮疹,需对症处理。
PD-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适用于PD-L1高表达患者,能激活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可能引发免疫相关性肺炎或甲状腺功能异常,需定期检查甲状腺激素水平。治疗响应率与肿瘤突变负荷相关。
黄芪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可改善放化疗后的气虚症状,调节免疫功能。需由中医师辨证施治,避免与靶向药物相互作用。联合使用可能减轻乏力、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
盐酸吗啡缓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等阿片类药物可控制中重度癌痛。需遵循阶梯给药原则,配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注意预防便秘、恶心等副作用,必要时调整剂量。
肺癌晚期患者需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清等,维持体重稳定。适当进行呼吸训练与温和活动,避免肺部感染。定期复查评估治疗效果,心理疏导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家属应关注患者情绪变化,疼痛加重或新发症状需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焦虑症的治疗效果因人而异,多数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可在1-6个月症状明显缓解,完全康复可能需要6个月至2年。
焦虑症的治疗周期与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差异及治疗依从性密切相关。轻度焦虑症患者在接受认知行为治疗、规律运动及心理疏导后,通常在1-3个月内可显著改善睡眠障碍和心悸症状。中度患者需结合抗焦虑药物如盐酸帕罗西汀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配合每周1-2次心理治疗,症状缓解需3-6个月。重度或慢性焦虑症患者可能需长期维持治疗,包括药物调整、团体治疗及正念训练,完全康复往往需要1年以上。治疗过程中,早期出现的躯体症状如手抖、胃肠不适往往最先改善,而核心的过度担忧和回避行为需更长时间干预。部分患者可能需尝试2-3种药物方案才能确定最佳疗效,这种调整过程可能延长治疗周期。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避免摄入咖啡因和酒精。每周记录情绪变化有助于医生评估疗效,治疗期间突然停药可能加重症状,调整用药需严格遵医嘱。若伴随抑郁症状或创伤经历,建议联合艺术治疗等辅助手段。
残胃癌可能出现上腹隐痛、餐后饱胀、呕血黑便、体重下降、贫血等症状。残胃癌是指胃部分切除术后残胃发生的恶性肿瘤,多与术后胃内环境改变、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
上腹部持续性隐痛或钝痛是残胃癌的常见早期表现,疼痛多位于剑突下或左上腹,进食后可能加重。这与残胃黏膜长期受胆汁反流刺激、慢性萎缩性胃炎进展有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瑞巴派特片等胃黏膜保护剂,或进行胃镜检查明确病变。
残胃容量减小及蠕动功能减弱会导致早饱感,进食少量食物即产生明显腹胀。伴随恶心呕吐时需警惕吻合口梗阻可能。建议少食多餐,避免高脂饮食,必要时可通过胃复安片缓解症状。
肿瘤侵蚀血管可引起呕血或柏油样便,严重时导致失血性休克。常见于进展期残胃癌,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凝血酶冻干粉、云南白药胶囊等止血药物,并行急诊胃镜止血。
半年内体重减轻超过原体重10%需高度警惕。肿瘤消耗、进食减少及消化吸收障碍共同导致营养不良。应加强营养支持,可选用肠内营养粉剂,同时排查肿瘤进展。
长期慢性出血或铁吸收障碍可引发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需检测血常规,明确贫血类型后补充硫酸亚铁片、叶酸片等,同时排查肿瘤是否复发转移。
残胃癌患者应定期复查胃镜,建议术后10年内每年1次胃镜检查是早期发现的关键。日常饮食需细软易消化,限制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出现持续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时须及时就诊,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腋下有酸臭味可能与汗腺分泌旺盛、细菌感染、饮食因素、内分泌失调、遗传因素等原因有关,可通过保持清洁、使用抗菌产品、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汗腺分泌旺盛是腋下酸臭味的常见原因,剧烈运动或天气炎热时更为明显。汗液本身无味,但被皮肤表面细菌分解后会产生异味。日常需勤洗澡,选择透气衣物,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液。可遵医嘱使用氯化铝溶液、乌洛托品溶液等外用药物抑制汗腺分泌。
腋窝潮湿环境易滋生细菌,如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等会分解汗液中的蛋白质和脂质,产生硫化物等臭味物质。表现为局部红肿、瘙痒伴异味。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菌药物,配合硫磺皂清洗。
长期摄入辛辣刺激食物如大蒜、洋葱,或高脂高蛋白饮食,可能使汗液中硫化物含量增加。建议减少这类食物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有助于减轻体味。
青春期、妊娠期或甲状腺功能亢进时,激素水平变化会刺激大汗腺分泌,导致异味加重。可能伴随多汗、情绪波动等症状。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甲亢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甲巯咪唑片,必要时进行内分泌调节。
部分人群因遗传导致大汗腺数量多或分泌旺盛,称为臭汗症。异味通常在青春期后出现,衣物腋窝处可见黄色汗渍。轻症可通过上述方法控制,严重者可考虑微波治疗或腋窝大汗腺切除术。
日常需注意腋窝清洁干燥,避免频繁刮剃毛发刺激皮肤。选择棉质宽松衣物,出汗后及时更换。饮食清淡,限制酒精咖啡因摄入。若异味持续加重或伴随皮疹、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排除真菌感染、代谢性疾病等可能。治疗期间避免自行使用强效止汗剂,防止皮肤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