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神经内科 > 内科 > 脑瘫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肾动脉狭窄可能出现高血压、腰痛、肾功能减退等症状,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等。肾动脉狭窄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等因素引起,需根据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方案。
钙通道阻滞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可帮助控制高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能减轻血管痉挛。若存在高脂血症,可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药物治疗适用于轻度狭窄或手术禁忌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及肾功能。
通过球囊导管扩张狭窄段血管,改善肾脏血流灌注。该微创介入治疗适用于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导致的局限性狭窄,术后需抗血小板治疗预防血栓形成,常用药物包括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对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严重狭窄,可在血管成形术后置入金属支架维持管腔通畅。术后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防止支架内再狭窄,同时控制血糖血脂等基础疾病。
当介入治疗无效或多支血管病变时,可采用自体血管进行肾动脉-主动脉旁路移植。该手术创伤较大,适用于年轻患者或合并腹主动脉病变者,需严格评估心肺功能。
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戒烟并控制体重指数在24以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
肾动脉狭窄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肾动脉超声及血肌酐,突发剧烈腰痛或血压骤升需立即就医。日常注意低脂低盐饮食,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合并糖尿病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高血压患者目标血压应低于140/90毫米汞柱。
面部松弛凹陷可以填充泪沟,但需根据皮肤松弛程度和泪沟成因综合评估。泪沟填充主要适用于皮肤弹性尚可、局部容积缺失为主的凹陷,若伴随严重皮肤下垂需结合提升治疗。
泪沟填充常用透明质酸或自体脂肪等材料,通过注射补充缺失的软组织容积。透明质酸具有可逆性和即时效果优势,适合浅层填充改善轻度凹陷;自体脂肪存活后效果持久,适合中重度容积缺失。操作需精准评估眼周韧带结构,避免注射后出现团块或血管栓塞风险。
皮肤明显松弛时,单纯填充可能加重下垂感。此时需先通过线雕、射频等提升紧致治疗改善皮肤张力,再结合少量填充材料平衡容积。胶原蛋白流失导致的衰老型泪沟可联合光电刺激促进自身胶原再生。
存在严重眼袋膨出或眶隔脂肪疝出者,需优先进行眶隔释放手术矫正解剖结构异常。甲状腺相关眼病等全身性疾病导致的眼眶改变,应首先治疗原发病。填充后可能出现暂时性青紫、肿胀,需避免揉压并保持头部抬高。
术后需加强防晒避免色素沉着,使用含维生素K的眼霜减轻淤青。建议选择具有医疗资质的机构,由熟悉眼周解剖的医生评估制定联合方案。日常可通过冷敷缓解水肿,补充维生素C和蛋白质促进修复,避免短期内剧烈运动或高温环境。
主动脉夹层的中医治疗可作为辅助手段,但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结合西医急救措施。中医治疗主要包括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扶正固本等原则,常用方法有中药汤剂、针灸、推拿等。主动脉夹层属于急危重症,一旦确诊应优先采取西医手术或介入治疗,中医干预仅适用于稳定期调理或术后康复。
血府逐瘀汤加减可用于气滞血瘀型主动脉夹层,含当归、赤芍等成分,有助于改善胸痛症状。复方丹参滴丸能扩张血管,缓解局部缺血,但须监测血压防止出血风险。使用中药需定期复查影像学,避免掩盖病情进展。
选取内关、膻中等穴位进行电针治疗,通过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减轻疼痛。耳针刺激交感神经点可能帮助控制血压波动,需配合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急性期禁用针刺胸背部穴位,防止加重血管损伤。
四肢远端穴位按摩如太冲穴按压,可辅助降压并缓解焦虑情绪。背部推拿须绝对避免,任何涉及胸腹部的手法操作均可能诱发夹层扩展。推拿治疗前需经血管外科评估病情稳定性。
采用低盐低脂药膳,如山楂决明子茶辅助调控血脂。田七煲鸡汤含皂苷成分可能改善微循环,但需控制蛋白质摄入量。所有食疗方案须与抗凝药物治疗间隔2小时以上,避免相互作用。
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式可调节胸腔压力,练习时需保持呼吸平缓。六字诀中的"嘘"字诀有助于疏肝解郁,但禁止屏气或爆发式发力。任何功法训练前需经心脏超声评估夹层稳定性。
主动脉夹层患者需终身控制血压和心率,每日监测晨起和睡前血压并记录波动情况。饮食应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多食用富含钾的蔬菜水果如香蕉、菠菜。避免突然弯腰、搬重物等增加胸腔压力的动作,咳嗽或排便时需注意缓冲腹压。术后康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有氧运动,心率控制在静息状态20次增量范围内。定期复查CT血管造影,随身携带急救卡注明疾病信息和用药清单。
过敏性皮炎使用中药治疗有一定效果,但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综合判断。中药治疗过敏性皮炎主要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养血润燥等作用,可配合西药或单独使用。
中药治疗过敏性皮炎的优势在于整体调理和副作用较小。部分患者对西药过敏或不耐受时,中药可作为替代选择。常用方剂如消风散、当归饮子等,含防风、白鲜皮、地肤子等成分,有助于缓解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中药外洗或湿敷也能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促进皮肤屏障修复。对于慢性过敏性皮炎患者,中药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减少复发概率。
中药治疗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急性严重发作时,单纯中药可能无法快速控制症状,需结合抗组胺药或糖皮质激素。部分中药成分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使用前需进行皮肤测试。中药起效相对较慢,需要坚持用药一段时间才能显现效果。辨证施治对医生经验要求较高,不当用药可能延误病情。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中药需格外谨慎。
建议过敏性皮炎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择中药治疗,避免自行用药。治疗期间注意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如出现症状加重或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皮炎往往能取得更好效果。
中药可以作为葡萄膜炎的辅助治疗手段,但无法替代西医规范治疗。葡萄膜炎的治疗需以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西医方案为主,中药主要发挥缓解症状、调节免疫的作用。
龙胆泻肝汤适用于肝胆湿热型葡萄膜炎,可缓解眼红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方中龙胆草、栀子能清肝泻火,黄芩、泽泻可利湿解毒。需注意长期服用可能引起胃肠不适,脾胃虚寒者慎用。
血府逐瘀汤对气滞血瘀型葡萄膜炎有效,能改善眼底水肿、渗出等病变。所含桃仁、红花可促进眼内微循环,柴胡、枳壳能疏肝理气。使用期间应监测凝血功能,避免与抗凝药物同服。
知柏地黄丸适合阴虚火旺型患者,对反复发作的葡萄膜炎有调理作用。知母、黄柏可滋阴清热,熟地黄、山茱萸能补肾益精。糖尿病患者需注意丸剂中的糖分含量。
玉屏风散通过增强免疫力减少复发,适用于缓解期的巩固治疗。黄芪、白术可补益脾肺,防风能祛风固表。但急性发作期需配合西医抗炎治疗,不可单独使用。
中药熏眼方(如菊花、桑叶煎液)可辅助缓解眼部刺激症状。但必须严格灭菌处理,避免继发感染。青光眼患者慎用热熏法,可能诱发眼压升高。
葡萄膜炎患者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保证维生素A、叶黄素等营养素摄入。强光环境下需佩戴防紫外线眼镜,用眼每40分钟休息5分钟。急性期需严格遵医嘱使用激素眼药水,定期复查眼底情况。中药调理建议在正规中医眼科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若出现视力骤降、眼痛加剧等情况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