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中医科 > 中医内科
预防心脏病复发可通过控制血压、调节血脂、戒烟限酒、规律运动和保持健康饮食等方式实现。心脏病复发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加重、血栓形成、心律失常、代谢异常及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
预防颈椎病做颈椎操一般需要5-10分钟,具体时间可根据个人耐受程度调整。
颈椎操主要通过颈部肌肉的拉伸和放松来缓解疲劳,预防颈椎病。5分钟左右的颈椎操适合时间紧张的人群,可进行简单的颈部前后左右活...
瘀血阻络患者通常表现为疼痛、皮肤青紫、舌质紫暗等症状。瘀血阻络可能与外伤、气滞、寒凝、热毒、久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刺痛、皮下瘀斑、肢体麻木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辨证治疗。
瘀斑可通过冷热敷交替、药物外敷、适度按摩、营养补充及就医治疗等方式改善。瘀斑通常由外伤、凝血功能障碍、血管炎、血小板减少或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早期瘀斑建议先冷敷...
有形的痰饮通常表现为咳吐痰液、喉中痰鸣、胸闷痰多、肢体困重、舌苔厚腻等症状。痰饮是中医术语,指体内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可分为有形与无形两类。
痰液可从口腔咳出...
用药过量可能会出现肢体麻木,具体与药物种类和个体差异有关。常见可能引起肢体麻木的药物包括抗癫痫药、化疗药、抗生素等,过量使用可能干扰神经传导功能。若出现该症状需立即停药并就医。
部分药物在治疗剂量...
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是足太阴脾经的合穴。
阴陵泉穴的具体定位方法为:取坐位或仰卧位,屈膝90度,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与胫骨粗隆下缘平齐。该穴位在腓肠肌内侧头的上方,比...
季节气候与发病关系密切,主要受温度变化、湿度波动、病原体活跃度、人体适应力等因素影响。
骤冷骤热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事件。冬季低温可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夏季高温...
疾病复发可能由治疗不彻底、生活习惯不良、免疫力低下、基础疾病控制不佳等因素引起。
过早停药或未完成规范疗程可能导致病原体残留,建议严格遵医嘱用药,必要时复查相关指标...
疾病复发可能由擅自停药、感染诱发、生活方式不当、基础疾病控制不佳等原因引起。
部分患者症状缓解后自行减药或停药,导致体内药物浓度不足。以高血压为例,突然停用硝苯地平...
首页上一页12345 ... 10下一页末页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4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治疗虚劳肾虚的药物主要有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右归丸、五子衍宗丸等。虚劳肾虚可能与先天不足、久病体虚、房劳过度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神疲乏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辨证用药。
金匮肾气丸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等组成,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适用于肾阳虚引起的腰膝冷痛、小便不利、畏寒肢冷等症状。肾阳虚多因年老体衰、久病伤阳所致,患者可能伴有夜尿频多、下肢浮肿等表现。服药期间忌食生冷食物,感冒发热者不宜服用。
六味地黄丸含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等成分,可滋阴补肾,主治肾阴亏虚导致的潮热盗汗、口干咽燥、遗精早泄等症。长期熬夜、过度劳累易耗伤肾阴,可能出现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等伴随症状。脾胃虚弱者需谨慎使用,避免与感冒药同服。
左归丸以熟地黄、枸杞子、龟板胶为主药,能滋肾填精,改善真阴不足引起的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腿酸软。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耗损可能导致肾精亏虚,常见发育迟缓、牙齿松动等表现。服药期间应节制房事,高血压患者需监测血压变化。
右归丸由附子、肉桂、杜仲等温阳药物组成,用于肾阳不足导致的阳痿滑精、精神萎靡、大便溏泄。长期处于寒冷环境或过食寒凉食物可能损伤肾阳,可伴随面色苍白、肢体不温等症状。阴虚火旺者禁用,服药后出现口干咽痛应停药就医。
五子衍宗丸包含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等种子类药物,可补肾益精,治疗肾虚精亏所致的不育、遗精、尿后余沥。频繁手淫或生育年龄推迟可能引发肾精不足,多伴有精子活力低下、月经量少等生殖功能异常。服药期间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虚劳肾虚患者除规范用药外,应注意避免熬夜和重体力劳动,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饮食可适量食用黑芝麻、核桃、山药等补肾食材,冬季可配合艾灸肾俞、关元等穴位。建议每周进行3-4次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避免剧烈活动耗伤元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方案。
埋线疗法可以治疗慢性胃炎、腰椎间盘突出症、月经不调、过敏性鼻炎、肥胖症等疾病。埋线疗法是将可吸收线体植入穴位,通过持续刺激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中医疗法。
埋线疗法可用于缓解慢性胃炎引起的胃痛、腹胀等症状。治疗时常选取足三里、中脘等穴位,通过线体对穴位的长效刺激调节胃肠功能。线体吸收过程中可能产生局部酸胀感,一般1-3天可自行缓解。需配合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孕妇及皮肤感染者不宜进行。
埋线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疼痛有缓解作用。常选取肾俞、大肠俞等腰部穴位,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压迫症状。治疗时可能出现短暂刺痛,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严重椎管狭窄患者需谨慎选择。
埋线疗法可调理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多选用关元、三阴交等穴位,通过调节内分泌改善月经周期紊乱。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穴位周围轻微淤青,通常2-4天消退。建议配合腹部保暖,经期血量过多者慎用。
埋线疗法能减轻过敏性鼻炎的鼻塞、流涕症状。常取迎香、肺俞等穴位,通过调节免疫功能降低鼻黏膜敏感性。术后可能出现短暂打喷嚏反应,需避免接触过敏原。急性感染期及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
埋线疗法辅助治疗单纯性肥胖效果较好。多选天枢、丰隆等穴位,通过抑制食欲和促进代谢达到减重目的。可能出现轻度腹泻等肠道反应,建议配合适量运动。未成年人及哺乳期妇女不宜采用。
进行埋线疗法后24小时内避免沾水,防止感染。治疗后出现持续红肿、发热等异常反应应及时就医。治疗期间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宜清淡,忌食海鲜等发物。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操作,两次治疗间隔不少于2周。根据病情需要可配合艾灸、拔罐等中医疗法增强效果。
服用中成药期间通常不建议饮酒。中成药与酒精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中成药成分复杂,酒精可能改变药物代谢过程。部分中成药含有挥发性成分或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的药材,饮酒可能加重胃肠黏膜损伤。酒精还会加速血液循环,可能使某些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作用过度增强。常见含酒精成分的中成药如藿香正气水,与酒同服会导致酒精摄入过量。
特殊情况下,如服用调理类中成药且酒精含量极低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少量饮用。部分补益类中成药与黄酒配伍属于传统用法,但现代用药更强调安全性。酒精过敏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必须严格禁酒。服用含毒性药材的中成药时,酒精可能加重肝脏解毒负担。
建议服药期间保持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用药后需观察是否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储存中成药时应置于阴凉干燥处,注意查看药品有效期。若必须饮酒,应至少间隔4小时以上,并严格控制饮酒量。用药期间出现异常反应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饮酒情况。
呼出来的气很难闻可能与口腔卫生不良、胃肠功能紊乱、鼻窦炎、扁桃体结石、糖尿病等因素有关。口腔异味通常由食物残渣发酵、细菌滋生引起,也可能反映消化系统或代谢问题。
牙菌斑堆积、龋齿或牙龈炎会导致口腔细菌分解蛋白质产生硫化物,引发口臭。建议每天刷牙两次并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定期洗牙清除牙结石。若存在龋齿可遵医嘱使用西帕依固龈液、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药物辅助治疗,同时配合修复龋洞。
胃食管反流或消化不良时,胃酸混合未消化食物产生的气味可能通过口腔散发。常伴有腹胀、嗳气等症状。可尝试少食多餐,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多潘立酮片等药物调节胃肠功能。
鼻窦分泌物倒流至咽喉部,经口腔细菌分解会产生腐败性异味。可能伴随鼻塞、头痛等症状。需保持鼻腔通畅,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鼻渊通窍颗粒等药物缓解炎症。
扁桃体隐窝内脱落的细胞和食物残渣钙化形成白色颗粒,散发强烈臭味。可通过漱口或专业器械清除,反复发作者需考虑扁桃体切除术。日常可用复方硼砂含漱液减少细菌滋生。
血糖控制不佳时,体内酮体堆积会使呼气带有烂苹果味,属于急症表现。需立即监测血糖,及时就医调整胰岛素用量。长期需严格控制饮食,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改善口臭需针对性处理原发疾病,同时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每日饮用充足水分促进代谢,适量食用酸奶、芹菜等有助于调节口腔菌群。避免吸烟、饮酒等加重异味的行为,持续不缓解建议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或内分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