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精神病科 > 精神科 > 癔症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脉搏不齐不一定是心率不齐,但两者常存在关联。脉搏不齐可能是心律不齐的外在表现,也可能是其他因素导致。
脉搏不齐指触诊时脉搏节律不规则,可能由生理性或病理性因素引起。健康人群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后可能出现短暂脉搏不齐,这与自主神经调节有关,通常无须特殊处理。部分人群存在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表现为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减慢,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也可能导致脉搏节律改变。这些情况下,心脏电活动本身可能保持规律,仅表现为脉搏触诊异常。
当脉搏不齐由心脏电传导异常引起时,则属于心率不齐范畴。常见疾病包括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颤动等,这类情况需通过心电图确诊。房性早搏可能表现为脉搏漏跳,患者常有心悸感;心房颤动则呈现脉搏绝对不齐,且脉搏频率与心率不一致。严重心率不齐如室性心动过速可能伴随头晕、胸痛,甚至导致血流动力学紊乱。长期未控制的心房颤动还可能增加脑卒中风险。
发现脉搏不齐建议记录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避免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若伴随胸闷、晕厥等症状,应及时进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日常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健康,但确诊心率不齐者需遵医嘱进行治疗,不可自行调整抗心律失常药物用量。
宝宝白血病目前尚无明确有效的预防方法,但可通过避免高危因素、增强免疫力、定期体检等方式降低发病概率。白血病可能与遗传易感性、电离辐射、化学物质暴露、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
减少接触苯类化学物质如装修材料、染发剂等,孕期及婴幼儿期远离电离辐射。避免使用含甲醛超标的日用品,家中新装修房屋需充分通风后再入住。部分病毒感染如EB病毒可能与儿童白血病发病相关,需注意预防感染。
保证婴幼儿营养均衡,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适时添加含铁、叶酸、维生素B12的辅食。按计划接种疫苗如乙肝疫苗、流感疫苗等。保持充足睡眠和适度户外活动,避免被动吸烟等损害免疫力的行为。
有家族白血病病史的夫妇可进行孕前遗传咨询,某些遗传性疾病如唐氏综合征患儿白血病发病率较高。孕期避免接触致畸物质,定期产检筛查胎儿异常。新生儿疾病筛查可早期发现某些易导致白血病的先天性疾病。
居住环境需定期检测甲醛、苯等有害物质浓度,选择环保建材和儿童用品。避免长期处于高压电线、变电站等电磁辐射区域周边。注意饮用水安全,防止重金属污染水源摄入。
婴幼儿需按时进行健康体检,关注血常规异常指标。出现持续发热、贫血、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高危儿童可考虑进行骨髓穿刺等专项检查,但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家长应建立科学育儿观念,避免过度焦虑但需保持必要警惕。注意观察宝宝日常状态变化,培养规律作息和饮食习惯。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通风,减少化学制剂使用。若发现异常症状应尽早就诊,但不必对轻微体征过度担忧,绝大多数儿童出现的发热等症状与白血病无关。
红斑狼疮患者可以适量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鱼肉、鸡蛋,以及新鲜蔬菜水果如西蓝花、苹果,同时遵医嘱使用硫酸羟氯喹片、甲泼尼龙片、环磷酰胺片、他克莫司胶囊、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等药物控制病情。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需在医生指导下综合治疗,不可仅依赖饮食调节。
鱼肉富含优质蛋白和Omega-3脂肪酸,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适合红斑狼疮患者适量食用。鸡蛋含有丰富蛋白质和维生素D,可帮助维持免疫系统平衡,但需注意部分患者可能对蛋类过敏。西蓝花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具有抗氧化作用,能辅助缓解皮肤损伤。苹果含有多酚类物质和果胶,可促进肠道健康,减少自身免疫反应。燕麦作为低升糖指数食物,能提供持久能量且避免血糖波动,适合作为主食选择。
硫酸羟氯喹片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功能抑制自身抗体产生,适用于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皮肤和关节症状。甲泼尼龙片作为糖皮质激素可快速控制急性炎症发作,但需严格监测骨质疏松等副作用。环磷酰胺片通过抑制过度活跃的B淋巴细胞,常用于狼疮性肾炎等严重器官损害。他克莫司胶囊通过阻断钙调神经磷酸酶通路,适用于传统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病例。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选择性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多用于维持治疗阶段预防病情复发。
红斑狼疮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日晒和过度劳累,注意防寒保暖减少感染风险。饮食上应均衡摄入营养,限制高盐高脂食物,戒烟戒酒。定期监测血常规、尿常规和免疫指标,根据医生建议调整用药方案。出现发热、水肿或皮疹加重等情况时需及时就医,不可自行增减药物。适当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诱发病情活动。
80岁老人肺癌晚期生存期一般为3-12个月,具体时间与肿瘤类型、转移情况、身体基础条件及治疗反应有关。
肺癌晚期患者生存期受多种因素影响。未接受抗肿瘤治疗时,生存期通常为3-6个月。小细胞肺癌进展较快,生存期可能缩短至2-4个月。非小细胞肺癌中,腺癌进展相对缓慢,生存期可达6-12个月。合并骨转移或脑转移时,生存期可能减少1-3个月。患者若存在严重心肺疾病、营养不良或免疫功能低下,生存期会进一步缩短。接受姑息性放疗或靶向治疗可能延长生存期1-3个月,但80岁以上患者对治疗耐受性较差,需谨慎评估获益风险比。
建议家属关注患者生活质量,可通过镇痛治疗缓解癌痛,使用盐酸吗啡缓释片、芬太尼透皮贴等药物控制症状。营养支持可选择肠内营养粉剂或蛋白粉,维持每日热量摄入。心理疏导有助于减轻焦虑抑郁情绪,必要时可咨询专业心理医师。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时处理治疗相关副作用。临终关怀阶段应保持环境舒适,避免过度医疗干预。
治疗夜尿可通过调整饮水习惯、避免刺激性饮食、膀胱训练、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改善。夜尿可能与睡前饮水过多、膀胱过度活动症、前列腺增生、糖尿病、心力衰竭等因素有关。
减少睡前2-3小时的饮水量,尤其是咖啡、茶、酒精等利尿饮品。白天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夜间口渴。建议将全天饮水的70%分配在上午和下午,晚餐后控制液体摄入。
晚餐避免高盐、辛辣食物,减少西瓜、黄瓜等高水分蔬果摄入。适量补充南瓜子、黑芝麻等富含锌元素的食物,有助于改善膀胱功能。限制柑橘类水果和碳酸饮料,降低膀胱刺激。
白天定时排尿,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增强膀胱储尿能力。排尿时放松盆底肌,避免用力。可配合凯格尔运动,每天3组,每组收缩盆底肌10-15次,改善控尿功能。
膀胱过度活动症可遵医嘱使用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盐酸奥昔布宁缓释片等M受体拮抗剂。前列腺增生患者可选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非那雄胺片等药物。
肾气不足型夜尿可用金匮肾气丸,脾肾阳虚型适用缩泉丸。艾灸关元、气海等穴位,每周2-3次。睡前用肉桂、吴茱萸等药材泡脚,水温保持40℃左右,持续15-20分钟。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超重者需控制体重,减轻腹部压力。注意会阴部保暖,避免受凉。记录排尿日记,包括排尿时间、尿量和伴随症状,就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若夜尿伴随尿痛、血尿或体重下降,应及时就医排查泌尿系统肿瘤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