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精神病科 > 精神科 > 癫狂病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中药治疗白内障初期效果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通过中药调理延缓病情进展,但无法替代手术治疗。白内障初期治疗方式主要有中药调理、营养补充、定期复查、生活方式调整、手术治疗等。
部分中药可能有助于改善晶状体代谢,如石斛夜光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等中成药,含有枸杞子、菊花、熟地黄等成分,传统医学认为可滋补肝肾、明目退翳。中药治疗需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疗程较长,效果存在个体差异。
适当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叶黄素等抗氧化营养素可能对晶状体健康有益。深色蔬菜水果如菠菜、蓝莓、胡萝卜等富含这些成分,但需注意营养补充不能逆转已形成的混浊。
白内障初期患者应每3-6个月进行视力检查和裂隙灯检查,监测晶状体混浊程度变化。若视力下降影响日常生活,或出现眩光、复视等症状,需及时评估手术指征。
避免长时间紫外线照射可佩戴防紫外线眼镜,控制血糖血压等基础疾病,戒烟限酒,减少电子屏幕使用时间,这些措施可能有助于减缓白内障进展速度。
当白内障导致视力低于0.5或影响生活质量时,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根治方案。现代手术技术成熟,创伤小恢复快,中药治疗不能替代必要的手术干预。
白内障患者日常需注意用眼卫生,避免揉眼等机械刺激。饮食可适当增加深色蔬菜、坚果、深海鱼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户外活动时建议佩戴防紫外线眼镜,控制每日连续用眼时间不超过40分钟。若出现视物模糊加重、色觉改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避免盲目依赖中药延误手术时机。术后患者仍需定期复查,监测另一只眼情况及人工晶体状态。
肠梗阻征象可通过胃肠减压、液体复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肠梗阻通常由肠粘连、肠扭转、肠套叠、肿瘤压迫、粪石阻塞等原因引起。
胃肠减压是缓解肠梗阻腹胀和呕吐症状的关键措施。通过鼻胃管或鼻肠管引流胃肠道内积聚的气体和液体,降低肠腔内压力。操作时需注意管道通畅性,避免误吸。对于单纯性肠梗阻,胃肠减压配合禁食可能使部分患者症状缓解。
肠梗阻患者因呕吐和肠腔积液易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静脉补液需根据血气分析和电解质结果调整,通常使用生理盐水、乳酸林格液等晶体液。严重脱水者可能需要补充胶体液,同时纠正低钾、低钠等失衡状态。记录24小时出入量对指导补液至关重要。
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抑制消化液分泌,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缓解肠管痉挛,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预防感染。完全性肠梗阻禁用促胃肠动力药。疼痛剧烈时可短期使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但需警惕掩盖病情变化。
对于绞窄性肠梗阻、肿瘤性梗阻或保守治疗无效者,需行肠粘连松解术、肠切除吻合术等外科干预。手术方式根据梗阻部位和病因选择,可能涉及肠道造口。术后需密切观察吻合口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功能恢复。
长期禁食患者需通过肠外营养提供热量和氮源,待肠功能恢复后逐步过渡至肠内营养。选择短肽型或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从低浓度小剂量开始。恢复饮食后应避免高纤维、产气食物,采用少食多餐原则,监测营养指标调整方案。
肠梗阻患者治疗期间需严格禁食,症状缓解后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日常应保持规律排便习惯,避免暴饮暴食,腹部手术后者需预防肠粘连。出现持续腹痛、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术后患者应定期复查,监测有无复发迹象,肿瘤性梗阻需配合后续抗肿瘤治疗。
子宫肌瘤可通过中药调理改善症状,常用中药有桂枝茯苓丸、大黄蛰虫丸、宫瘤清胶囊、消结安胶囊、红金消结片等。子宫肌瘤可能与气血瘀滞、痰湿凝结、肝郁气滞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月经异常、下腹包块等症状。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并定期复查肌瘤变化。
桂枝茯苓丸由桂枝、茯苓、牡丹皮等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适用于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该药可缓解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等症状,使用时需注意孕妇禁用,经期血量过多者慎用。长期服用可能引起胃肠不适,需配合饮食调理。
大黄蛰虫丸含大黄、蛰虫等成分,能破血逐瘀消癥,适合瘀血内阻明显的肌瘤患者。该药对缩小肌瘤体积有一定帮助,但脾胃虚寒者可能出现腹泻,需配伍健脾药物。用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
宫瘤清胶囊以莪术、三棱为主要成分,具有软坚散结作用,常用于痰瘀互结型子宫肌瘤。可改善下腹坠胀疼痛症状,但可能引起轻微恶心等不良反应。服用期间应保持情绪舒畅,避免郁怒加重气滞。
消结安胶囊含有夏枯草、连翘等清热解毒成分,适用于合并湿热证的子宫肌瘤。能减轻白带增多、色黄等症状,但体质虚寒者需减量使用。建议服药期间配合穴位按摩增强疗效,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红金消结片由三七、香附等组成,可疏肝理气、化瘀止痛,对肝郁气滞型肌瘤效果较好。能缓解经前乳房胀痛、烦躁等症状,但阴虚火旺者慎用。用药时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加重内分泌紊乱。
子宫肌瘤患者除中药治疗外,日常应保持适度运动如八段锦、瑜伽等促进气血运行,饮食避免蜂王浆等含雌激素食物,多食用山楂、木耳等活血食材。注意调节情绪压力,每3-6个月复查超声观察肌瘤变化,若出现剧烈腹痛或异常出血需及时就医。中药疗程通常需持续3个月以上,切忌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换方剂。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可通过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推拿按摩、饮食调节、情志调摄等方式治疗。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可能由外感邪气、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虚弱、湿热内蕴等原因引起。
中药治疗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以健脾化湿、疏肝理气为主。常用方剂包括柴胡疏肝散、参苓白术散等,可缓解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湿热型可选用茵陈蒿汤加减,虚寒型适用理中丸。中药需由中医师辨证施治,避免自行用药。治疗期间需观察大便性状及腹部症状变化。
针灸选取足三里、中脘、天枢等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调节胃肠功能。对于疼痛明显者,可配合艾灸神阙、关元等穴位。每周治疗2-3次,10次为1疗程。针灸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淋巴结炎症反应。治疗期间应避免腹部受凉,保持规律作息。
采用摩腹、揉脐等手法顺时针按摩腹部,配合按揉脾俞、胃俞等背俞穴。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可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腹胀腹痛。推拿力度需轻柔,避免直接按压肿大淋巴结部位。可配合使用藿香正气水等外用药物增强疗效。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推荐山药粥、南瓜羹等健脾食物,避免生冷油腻。湿热型宜食薏苡仁、赤小豆,虚寒型可适量加入生姜、大枣。每日少量多餐,进食时细嚼慢咽。忌食辛辣刺激及产气食物,如洋葱、豆类等。
保持情绪舒畅,避免焦虑抑郁加重症状。可通过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调节情志。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家长应帮助儿童建立规律生活作息,减少精神压力。长期情志不畅者可用合欢皮、玫瑰花等疏肝解郁药物。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者需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应定时定量,选择温热软烂食物。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超声观察淋巴结变化,如出现持续发热、剧烈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儿童患者家长需记录症状变化,配合医生调整治疗方案。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有助于疾病康复。
肾动脉狭窄会导致高血压,通常称为肾血管性高血压。肾动脉狭窄可通过药物治疗、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外科手术等方式治疗。肾动脉狭窄可能由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大动脉炎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血压升高、头晕、肾功能异常等症状。
药物治疗是肾动脉狭窄的基础治疗方式,适用于轻度狭窄或手术前的血压控制。常用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胶囊等。这些药物有助于降低血压,减轻肾脏负担,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血管成形术是通过球囊扩张狭窄的肾动脉,恢复血流的一种微创治疗方法。适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导致的肾动脉狭窄。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术后需定期复查,监测血压和肾功能变化,防止再狭窄。
支架植入术是在血管成形术的基础上,放置支架以维持血管通畅。适用于严重狭窄或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患者。支架植入可有效改善血流,降低血压,但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栓形成。
外科手术包括肾动脉旁路移植术或肾切除术,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无法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手术可彻底解决狭窄问题,但创伤较大,恢复期较长,需严格评估患者身体状况。
生活干预包括低盐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等。低盐饮食有助于降低血压,减轻肾脏负担。控制体重可减少心血管风险,戒烟限酒有助于改善血管健康。适量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可增强心肺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
肾动脉狭窄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和肾功能,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饮食上应减少高盐、高脂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比例,保持水分平衡。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证充足睡眠。若出现血压波动或肾功能异常,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