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高血压在饮食上应注意什么
病情描述:
高血压在饮食上应注意什么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高血压患者饮食需注意低盐、低脂、高钾、高膳食纤维的摄入,可适量食用西蓝花、香蕉、燕麦、深海鱼等食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缬沙坦、氢氯噻嗪等药物。

    1、低盐饮食

    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过量钠摄入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血压升高。

    2、低脂饮食

    减少动物内脏、油炸食品摄入,优先选择植物油,高脂饮食易导致动脉硬化进而影响血压控制。

    3、高钾食物

    增加菠菜、土豆、牛油果等富钾食物摄入,钾离子可拮抗钠的升压作用,但肾功能异常者需谨慎补钾。

    4、膳食纤维

    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全谷物、豆类可促进钠排泄并改善肠道菌群,有助于血压调控。

    建议结合有氧运动并定期监测血压,严格遵医嘱调整用药,避免饮酒及浓茶等刺激性饮品。

相关文章
肺源性心脏病预后怎么样
肺源性心脏病预后不良。肺源性心脏病病程较长,随病情进展和时间延长,心、肺功能逐渐降低,后期可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水电平衡紊乱,甚至出现肺性脑病。早期进行治疗可延缓其进展,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发病或急性加重时及时治疗,或于缓解期预防急性加重发作,均可延缓肺心病进展,如果发展至不可逆阶段,预后较差。
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肺源性心脏病主要是通过胸廓运动障碍性、肺血管疾病等进行诊断,一般临床表现包括主要包括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以及通过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血气分析以及血液检查来明确诊断,同时肺心病的诊断还要与冠心病、原发性心肌病进行鉴别。
肺源性心脏病晚期症状
肺源性心脏病晚期时,出现呼吸衰竭、心衰竭,也会出现肺性脑病,伴随头痛、嗜睡、神志恍惚等异常表现。
什么是充血性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左心衰竭最常见,亦最重要。绝大多数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均以左心衰竭开始。
缩窄性心包炎的症状表现
缩窄性心包炎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下肢水肿、腹水及心悸等症状。缩窄性心包炎通常由结核性心包炎、心脏手术后粘连、放射性心包损伤等因素引起,需通过心脏彩超、CT等检查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