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的判断主要依据月经停止、激素水平变化和伴随症状。可通过{月经停止12个月以上}、{促卵泡激素水平升高}、{雌激素水平下降}、{潮热盗汗等血管舒缩症状}、{骨质疏松等长期健康风险}等指标综合判断。
自然绝经的核心标准是月经连续停止12个月且无其他病理因素。40岁以上女性若出现月经周期紊乱至完全停经的过程,排除妊娠、子宫疾病或药物影响后,通常提示卵巢功能衰竭。此阶段可能出现月经量逐渐减少、周期延长至数月一次等过渡表现,医学上称为围绝经期。
血液中促卵泡激素持续超过25IU/L是重要实验室依据。卵巢功能衰退时,垂体分泌更多促卵泡激素以刺激卵泡发育,但卵巢已无法有效响应。需在月经周期第2-5天检测,单次检测可能受周期波动影响,建议重复检测确认。该指标比雌激素更能客观反映卵巢储备状态。
雌二醇水平常低于20pg/mL。雌激素由卵泡分泌,随着卵泡耗竭,雌激素产量锐减会导致子宫内膜无法增厚脱落。但雌激素水平存在昼夜波动,需结合临床表现判断。突然下降可能引发皮肤干燥、阴道萎缩等雌激素缺乏症状。
约75%女性会出现突发性面部潮红、夜间汗湿等典型症状。这些表现源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雌激素波动影响,发作时皮肤温度可升高2-4℃,持续1-5分钟,可能伴随心悸。症状严重程度与激素下降速度相关,手术绝经者症状往往更剧烈。
绝经后5-7年内骨量可能流失20%。雌激素缺乏会加速破骨细胞活性,导致骨微结构破坏,初期表现为腰背疼痛或身高缩短。建议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检测骨密度,同时关注心血管疾病风险上升、泌尿生殖系统萎缩等远期问题。
建议每年进行妇科检查、乳腺筛查和骨密度检测,保持每日1000-1200mg钙质摄入,每周进行3-5次负重运动。出现严重潮热可考虑短期激素替代治疗,但需严格评估血栓风险。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平稳度过更年期,必要时可寻求专业更年期门诊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