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芽的红薯一般可以吃,但需去除发芽部分并彻底加热。若红薯出现霉变或腐烂则不能食用。
红薯发芽后,其块茎内部会生成龙葵碱等天然毒素,主要集中在芽眼及周围组织。食用前需将发芽部位及周边1厘米厚的肉质完全挖除,剩余部分经高温蒸煮或油炸后可安全食用。发芽红薯的淀粉会部分转化为糖分,口感可能更甜,但维生素C含量略有下降。烹饪时建议搭配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有助于延缓血糖上升速度。
当红薯表皮发黑、有霉斑或散发异味时,表明已受霉菌污染并产生黄曲霉毒素等有害物质,此时整颗红薯均不可食用。误食霉变红薯可能导致恶心呕吐等中毒反应,对肝功能造成损害。储存时应将红薯置于12-15℃阴凉通风处,避免与苹果等释放乙烯的水果共同存放。
建议选择表皮光滑无损伤的新鲜红薯,短期内食用完毕。若发现轻微发芽可优先蒸煮食用,避免采用生食或凉拌方式。消化功能较弱者及幼儿应减少食用发芽红薯,烹饪时可延长加热时间至20分钟以上确保毒素分解。出现食用后腹痛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