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酱对人体主要有补充能量、促进消化、提供微量营养素、抗氧化、改善食欲等作用。果酱由水果加工制成,含有一定量的糖分、有机酸、膳食纤维及植物活性成分,适量食用可发挥特定健康效益。
果酱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主要为果糖和蔗糖,能快速为人体提供能量。每100克果酱可提供约250-300千卡热量,适合运动后或低血糖时适量补充。但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摄入量,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果酱中的果胶和膳食纤维能刺激胃肠蠕动,帮助改善便秘。苹果酱、蓝莓酱等含有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可促进益生菌增殖,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胃肠功能较弱者应避免空腹大量食用,可能引发反酸。
果酱保留了部分水果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草莓酱富含维生素C,杏酱含有较多β-胡萝卜素。加工过程中高温会使部分热敏性维生素流失,但钙、钾等矿物质相对稳定。选择低糖工艺制作的果酱能保留更多营养素。
深色水果制作的果酱如蓝莓酱、黑加仑酱含花青素,樱桃酱含褪黑素,这些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长期适量摄入有助于延缓细胞氧化损伤,但抗氧化效果逊于新鲜水果,不可替代完整水果摄入。
果酱的酸甜风味能刺激唾液和胃酸分泌,帮助改善食欲不振。术后恢复期或化疗患者可用少量果酱佐餐提升进食欲望。儿童可选择低糖果酱涂抹面包,但需注意口腔清洁,避免糖分残留导致龋齿。
建议选择无添加糖或低糖型果酱,每日摄入量控制在20-30克为宜。果酱不能替代新鲜水果,因其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含量较低。自制果酱时可减少糖量,添加柠檬汁帮助护色保鲜。开封后需冷藏并在两周内食用完毕,避免霉变。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肥胖者应咨询营养师指导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