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腰椎狭窄时需注意药物选择、用药规范、不良反应监测、禁忌证识别及生活方式调整。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神经营养药物、糖皮质激素和脱水剂等。
腰椎狭窄的药物治疗需根据症状类型选择。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适用于轻中度疼痛,可缓解神经根炎症;肌肉松弛剂如盐酸乙哌立松片能改善肌肉痉挛;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片有助于修复神经损伤。合并下肢麻木时可联合使用维生素B12注射液。避免自行组合用药,需由医生评估后制定方案。
严格遵循医嘱用药时间和剂量。非甾体抗炎药通常需餐后服用以减少胃肠刺激,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片不宜长期使用,避免突然停药。脱水剂如甘露醇注射液需控制输注速度,防止电解质紊乱。漏服药物时不可加倍补服,需咨询医生调整后续用量。
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引发消化道出血,需观察黑便或呕血症状;糖皮质激素易导致血糖升高和骨质疏松;肌肉松弛剂可能引起嗜睡,服药期间禁止驾驶。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就医。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尤其老年患者。
严重心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脱水剂,活动性消化道溃疡禁用非甾体抗炎药,青光眼患者避免使用山莨菪碱片。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多数镇痛药物。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使用糖皮质激素需密切监测血压血糖。用药前需详细告知医生既往病史和过敏史。
药物治疗期间需配合卧床休息,避免久坐久站。急性期可佩戴腰围支撑,缓解期进行核心肌群锻炼如桥式运动。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睡眠选用硬板床。饮食增加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预防骨质疏松。禁止提重物或剧烈扭转腰部,疼痛缓解后逐步恢复活动。
腰椎狭窄患者需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病情进展,若药物治疗3个月无效或出现马尾综合征症状需考虑手术干预。日常保持正确坐姿,避免弯腰搬物,可尝试游泳等低冲击运动。注意腿部保暖防止血管痉挛加重症状,出现下肢无力或大小便功能障碍时须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