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加糖煮通常是可以的,但需注意加糖时机和温度控制以避免营养损失或口感变化。
牛奶与糖共同加热时,若温度超过60摄氏度且长时间煮沸,糖类可能与牛奶中的赖氨酸发生美拉德反应,生成不易消化的化合物,同时降低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这种反应可能导致部分B族维生素流失,但日常短时间加热影响有限。正确做法是在牛奶煮沸后降温至50摄氏度以下再加糖,既能保证甜度均匀溶解,又可避免高温下的不良反应。对于乳糖不耐受人群,添加少量蔗糖反而有助于改善口感,但需控制每日添加量在10克以内。
特殊情况下需避免加糖煮沸,如制作酸奶时加糖会抑制乳酸菌活性,影响发酵效果。糖尿病患者若需调味,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代糖。高温糖化反应产生的丙烯酰胺等物质虽在牛奶中含量极低,但反复煮沸的炼乳类制品可能存在微量积累风险。婴幼儿配方奶粉已按营养比例调配,额外加糖可能干扰营养素平衡。
建议选择巴氏杀菌奶避免反复煮沸,冷藏储存的牛奶加热至60摄氏度即可饮用。日常饮用可搭配天然甜味食材如红枣、肉桂提升风味,减少精制糖添加。若出现加热后牛奶结块或发苦,可能已发生蛋白质变性,应停止食用。合理控制糖分摄入量,成人每日添加糖不超过25克,儿童酌情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