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食物是怎样改变人的心情的?
病情描述:
我是一个妈妈眼中的小吃货,希望自己可以吃遍世界上所有的美食,经常品尝发现食物可以改变人的心情,那食物是怎样改变人的心情的呢?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徐欣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食物通过影响神经递质、激素水平和肠道菌群等途径改变人的心情。主要有神经递质调节、血糖波动影响、肠道菌群作用、营养素缺乏、心理联想效应等因素。

    1、神经递质调节

    食物中的色氨酸是合成血清素的前体物质,血清素被称为快乐激素,有助于改善情绪。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包括香蕉、牛奶、坚果等。蛋白质类食物中的酪氨酸可促进多巴胺合成,多巴胺与愉悦感相关。巧克力中的苯乙胺能刺激内啡肽释放,产生短暂的愉悦感受。

    2、血糖波动影响

    高糖食物会导致血糖快速升高后急剧下降,这种波动可能引发烦躁、疲劳等情绪变化。稳定血糖的全谷物、豆类等低升糖指数食物有助于维持情绪平稳。长期高糖饮食可能影响大脑认知功能,与抑郁症状存在一定关联。

    3、肠道菌群作用

    肠道被称为第二大脑,益生菌丰富的发酵食品如酸奶、泡菜等可能通过肠脑轴影响情绪。肠道菌群失衡与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相关。膳食纤维作为益生元可促进有益菌生长,间接调节情绪状态。

    4、营养素缺乏

    维生素B族参与神经递质合成,缺乏可能导致情绪低落。欧米伽3脂肪酸不足与抑郁风险增加有关,深海鱼类富含这类营养素。铁、锌等矿物质缺乏也可能导致疲劳、易怒等情绪问题。

    5、心理联想效应

    特定食物可能唤起美好记忆而产生积极情绪,这种作用因人而异。童年喜爱的食物常带来舒适感,形成情感依赖。某些文化中将特定食物与庆祝活动关联,强化了食物的情绪价值。

    保持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情绪稳定,建议增加全谷物、深色蔬菜、优质蛋白的摄入。规律进食避免血糖大幅波动,适量摄入富含益生菌的发酵食品。注意识别可能引发情绪波动的个人敏感食物,严重情绪问题应及时就医而非单纯依赖饮食调节。适度运动配合合理膳食对心理健康具有协同促进作用。

相关文章
神经性厌食有哪些表现
神经性厌食所诱发的不良症状,首先就是体重减轻,往往比标注体重较轻25%以上。其次就是进食习惯发生改变,有可能会主动控制自己的适量,甚至拒食;再者就是一些错误的认知;最后就是内分泌功能紊乱以及精神状态不佳等等。
神经衰弱的治疗方法
神经衰弱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疾病之一,多数是由于工作压力大、情绪紧张等因素造成的,给患者的生活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不过通过积极的治疗是可以慢慢缓解的,一般的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加强锻炼等等。
神经衰弱怎么回事
如果长期压力太大,精神高度紧张,经常睡眠不足,长时间用脑过度,导致大脑过度疲劳等,或者出现了脑萎缩,脑供血不足等脑部疾病的时候,都可能会让人出现神经衰弱的问题。
如何治疗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的患者在生活中会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多梦、容易焦躁等症状,想要治疗神经衰弱,首先可以使用药物缓解身体上的不适症状,其次可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治疗,患者平时还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帮助缓解症状。
人为什么会得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被认为这是一种功能性疾病,从生化的角度来看,与大脑中的单胺神经递质系统有关。主要受生活方式和压力,以及情绪的影响,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低落和压力状态下,并且脑力劳动时间过长,会慢慢导致神经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