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神经介入技术的风险有哪些?
病情描述:
老婆患有脑血管疾病,想了解神经介入技术的风险有哪些?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孙为群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神经介入技术的风险主要包括血管损伤、血栓形成、造影剂过敏和脑出血并发症

    1、血管损伤

    导管操作可能导致血管内膜撕裂或穿孔,轻微损伤可通过抗凝治疗控制,严重时需外科修复。

    2、血栓形成

    器械置入可能诱发血栓,表现为突发神经功能缺损,需紧急使用阿替普酶、肝素或实施机械取栓。

    3、造影剂过敏

    碘造影剂可能引发皮疹、喉头水肿等过敏反应,术前需筛查过敏史,备好肾上腺素和地塞米松应急。

    4、脑出血

    血管破裂或过度抗凝可能导致颅内出血,需立即停用抗凝药物,必要时行血肿清除术。

    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控制血压血糖,避免剧烈活动,定期复查血管影像评估疗效。

相关文章
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
患有肺源性心脏病是因为支气管、肺疾病导致的,其次就是如果患有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也很可能会出现肺源性心脏病,其次广泛或反复发生的多发性肺小动脉栓塞及肺小动脉炎,以及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慢慢的也会发展成肺心病。
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需要治疗吗
对于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来说,需要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减轻疾病对身体带来的危害。对于肺源性心脏病引起的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也有一定的针对性治疗。对于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的治疗,可采用中西药结合的综合措施,目的是增强病人的免疫功能,祛除诱发因素,减少或避免急性加重期的发生,逐渐使肺、心功能得到部分恢复。
缺血性心肌病介入治疗能治愈吗
缺血性心肌病通过支架植入,进行血运重建,使长期缺血而没有坏死的心肌,恢复血液供应,改善了心脏现有功能,从而缓解心绞痛等临床症状。同时利于病情稳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并不能达到彻底治愈的效果。且介入治疗后,应坚持用药,不能随意停药,特别是抗血小板类药物,如随意停用,可能导致支架堵塞,引发生命危险。
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如何抢救
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在抢救时首先要调整患者的体位,并且保持双腿下垂,这样可以减少回心血量,从而降低容量负荷。对于伴有呼吸性碱中毒的患者,最好可以采用面罩吸氧。另外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会出现呼吸困难、心慌、气短。发现异常后一定要拨打急救电话,平时也要做好预防,避免疾病,心脏负荷过重,心脏舒张受限。
老人室性早搏能治愈吗
老年人若无器质性预防性搏动或非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且无明显症状,则无需处理。如果有器质性室性早搏,应先排除基础疾病,排除诱因,再选用倍他乐等药物。对于持续性室性早搏,必须积极治疗,无论是否有器质性心脏病,是否有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均应急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