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不属于常见疾病,属于慢性炎症性风湿病。强直性脊柱炎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异常、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腰背痛、晨僵、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
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概率约为0.1%-0.5%。该病好发于20-30岁的青壮年男性,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四分之一。强直性脊柱炎具有家族聚集倾向,约90%的患者携带HLA-B27基因,但携带该基因的人群中仅约5%-10%会发病。早期症状常被误认为普通腰肌劳损,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脊柱强直、胸廓活动受限等典型表现。部分患者可能伴随虹膜炎、肠炎等关节外表现。
强直性脊柱炎需要与机械性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X线检查可见骶髂关节病变,MRI能更早发现炎症改变。血液检查中HLA-B27阳性率较高,但阴性结果不能排除诊断。早期干预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治疗措施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药物,以及康复锻炼和物理治疗。病情严重者可考虑使用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如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保持规律锻炼,推荐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睡眠时建议使用硬板床和低枕,戒烟有助于减缓病情进展。饮食上注意补充钙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定期复查炎症指标和影像学检查,监测疾病活动度。出现新发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