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毛糙可通过调整洗发频率、使用护发素、减少高温造型、补充营养、定期修剪等方式改善。头发毛糙通常由过度清洁、物理损伤、营养缺乏、环境干燥、烫染损伤等原因引起。
每日洗发可能破坏头皮油脂平衡,导致头发干枯毛糙。建议油性发质隔日清洁,干性发质每周2-3次。选择弱酸性洗发水,清洗时水温不超过40摄氏度,指腹轻柔按摩头皮。洗发后及时用毛巾吸干水分,避免用力揉搓发丝。
护发素能填补毛鳞片间隙,减少静电和摩擦。含角蛋白、神经酰胺成分的护发素可修复受损发质,硅油类产品能暂时改善毛糙外观。使用时避开头皮,从发中段涂抹至发梢,保留3-5分钟后彻底冲洗。每周可配合发膜深度护理1-2次。
电卷棒、直板夹等超过180摄氏度会令头发角蛋白变性。使用前需喷涂含水解小麦蛋白的热防护喷雾,保持工具与头发15厘米距离,单次停留不超过5秒。吹风机选择负离子功能,中低档风速,风向顺毛鳞片方向吹拂。
缺乏维生素B7、锌、铁等微量元素会导致头发脆弱易断。适量食用三文鱼、鸡蛋、坚果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深色蔬菜补充维生素A/E。严重缺乏时可遵医嘱服用复合维生素B片、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等制剂。
分叉发梢会加速发干纵向裂开,每8-12周修剪1-2厘米可阻断损伤蔓延。选择锋利剪刀进行点剪,避免平剪加重断面毛糙。修剪后配合精油护理,椰子油或摩洛哥坚果油可形成保护膜,减少日常摩擦损伤。
改善头发毛糙需建立长期护理习惯。避免使用含酒精的定型产品,睡眠时选择真丝枕巾减少摩擦。游泳前涂抹护发素隔离氯水,外出戴帽子防紫外线。若伴随头皮瘙痒、异常脱发等症状,可能提示脂溢性皮炎或甲状腺功能异常,建议及时就诊皮肤科或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