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性哮喘是指由特定刺激因素诱发的哮喘发作,常见诱因包括冷空气、运动、过敏原、烟雾等。这类哮喘发作时表现为喘息、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症状通常在接触诱因后迅速出现,脱离刺激后可缓解。激发性哮喘需与慢性持续性哮喘区分,其核心特征是症状与诱因存在明确关联性。
冷空气刺激可导致气道黏膜血管收缩和炎症反应,诱发支气管痉挛。患者吸入冷空气后可能出现刺激性干咳、呼气性呼吸困难,严重时出现哮鸣音。建议冬季外出佩戴口罩防护,必要时使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沙丁胺醇吸入粉雾剂等药物预防发作。室内保持适宜温湿度有助于减少刺激。
剧烈运动时快速呼吸使气道水分蒸发,导致渗透压变化引发支气管收缩。运动停止后5-15分钟出现咳嗽、胸闷症状,30-60分钟自行缓解。运动前热身、选择游泳等低强度运动可降低风险,急性发作时可使用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溶液缓解症状。
尘螨、花粉等过敏原通过IgE介导的变态反应引发气道炎症。接触后数分钟至2小时内出现眼痒、流涕等前驱症状,继而发生喘息。环境控制如使用防螨寝具、空气净化器至关重要,急性期可联合使用氯雷他定片和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控制过敏与炎症。
烟草烟雾中的焦油等化学物质直接损伤气道上皮,诱发神经源性炎症。被动吸烟者可能出现即时咳嗽、喉部灼烧感,长期暴露会加重气道高反应性。严格避免吸烟环境是根本措施,急性症状可使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解除支气管痉挛。
某些职业接触如油漆挥发物、粉尘等化学刺激物可导致职业性哮喘。工作时出现渐进性呼吸困难,脱离环境后改善。需做好职业防护如佩戴防毒面具,必要时调整工作岗位,药物治疗可选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调节白三烯通路。
激发性哮喘患者应建立个人诱因档案,记录发作时间、环境及前驱症状。日常避免剧烈温差变化,运动前充分热身,过敏体质者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建议随身携带速效支气管扩张剂,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Omega-3脂肪酸,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干燥但避免使用刺激性香薰产品。若每月发作超过2次或夜间症状频发,需及时调整长期控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