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中医如何理解心律失常?
病情描述:
我对中医有些了解,不知道从中医角度如何理解心律失常?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王海泉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2025-07-22 12:04

    中医心律失常归为“心悸""怔忡”范畴,认为其发生与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衡密切相关,主要涉及心、肝、脾、肾等脏腑,常见证型包括心血不足、阴虚火旺、心阳不振、痰火扰心、气滞血瘀等。

    1、心血不足

    长期思虑过度或久病体虚可耗伤心血,导致心失所养而心悸。患者多伴有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失眠多梦等症状。中医治疗以益气养血为主,可选用归脾汤加减,常用药物包括黄芪、党参、当归等。日常可适当食用红枣、龙眼肉等补血之品,避免过度劳累。

    2、阴虚火

    肾阴亏虚或热病伤阴可致虚火内生,扰动心神出现心悸。常见手足心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等表现。治疗需滋阴降火,天王补心丹或黄连阿胶汤为常用方剂,含麦冬、生地、黄连等成分。饮食宜清淡,忌辛辣燥热食物,可适量食用银耳、百合等滋阴食材。

    3、心阳不振

    素体阳虚或寒邪内侵会导致心阳虚弱,推动无力而发为心悸。多伴畏寒肢冷、胸闷气短、舌淡胖等症状。中医以温补心阳为治则,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为代表方,含桂枝、附子等温阳药物。平时可适当进食羊肉、生姜等温性食物,注意保暖防寒。

    4、痰火扰心

    饮食不节或脾失健运易生痰浊,郁而化火可上扰心神。患者多见胸闷痰多、口苦心烦、舌苔黄腻等症。治疗需清热化痰,温胆汤或黄连温胆汤常用,含半夏、陈皮、竹茹等化痰药。饮食应避免肥甘厚味,可配合薏苡仁、赤小豆等利湿食材。

    5、气滞血瘀

    情志不畅或久病入络可致气血瘀阻,心脉失畅引发心悸。典型表现为心胸刺痛、唇甲青紫、舌有瘀斑。中医采用活血化瘀法,血府逐瘀汤为代表方剂,含丹参、川芎、红花等活血药。日常可少量饮用玫瑰花茶,适当进行八段锦等舒缓运动。

    中医调理心律失常强调辨证施治,需结合舌脉表现判断具体证型。建议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情绪波动;规律作息以养心神;饮食宜清淡温软,少食生冷油腻;可练习太极拳、五禽戏等传统养生功法。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中西医结合诊疗,切勿自行用药。

相关文章
如何降低心率
成人安静时心率超过100次/分钟,称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过快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常参加各种强度适宜的运动,就会使静息心率变慢,虽然运动时心率加快,但运动能使心功能得到锻炼,从而使静息心率减慢。
心律失常能治好吗
心律失常能否治愈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的病情和体质有关,心律失常的诱发原因很多,首先心律失常可能是多种器质性心脏病的并发症反应,二是由于情绪问题导致,找到正确的病因才可以正确的治疗。当然我们也可以提前预防这类疾病,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提前避免诱发因素,要保持平稳的心情,不可过于激动。当我们偶尔出现心律过快的情况时也应该小心注意,同时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心跳过快是什么原因
心跳过快的原因有三种,一种是心理性的原因,比如体位改变、体力活动、过于兴奋或是激动等,都会导致心跳过快。还有一种是药物性的原因,如果吃了一些交感神经的药物,就会出现心跳加快的现象;也有的是病理性的心跳加快,身体有疾病,就会引发心跳加快,常见的有高热或是疼痛。
心律失常可以运动吗
轻微的心律失常患者可以通过一些温和的运动来增强免疫和改善疾病的状态,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患者需要卧床休养和禁止运动。此外心律失常患者不宜进行过滤的运动,也不宜在空腹的状态下运动,因此大家也不要在早上运动。
心律失常用什么药
心律失常的出现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异常的一些症状,所以也必须要尽快的服用药物,而在服用药物的时候,有着各种不一样的选择,可以选择稳心颗粒,也可以选择益心舒片或者是心宝丸等等,这些药物全部都是中草药的成分,所以能够有效减少副作用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