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可能引发心悸、晕厥、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等危害。心律失常的危害主要有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血栓栓塞风险增加、诱发或加重基础心脏病、影响生活质量、导致器官灌注不足等。
心律失常会导致心脏收缩节律异常,使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快速型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会缩短心室充盈时间,缓慢型心律失常如房室传导阻滞会减少心输出量。长期泵血不足可能引起乏力、活动耐力下降,严重时可发展为心源性休克。患者需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明确心律失常类型,遵医嘱使用盐酸胺碘酮片或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易导致心房内血流淤滞,形成附壁血栓。血栓脱落可能引发脑栓塞、肠系膜动脉栓塞等严重后果。房颤患者卒中风险比常人高5倍,需评估CHA2DS2-VASc评分后使用华法林钠片或利伐沙班片等抗凝药物。同时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定期进行经食道超声检查。
频发室性早搏可能诱发心室重构,加速心肌病进展。持续性室速可导致心肌耗氧量急剧增加,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冠心病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时,需优化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改善心肌缺血,必要时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基础心脏疾病与心律失常常形成恶性循环,需同步干预。
阵发性心悸、胸闷等症状会导致患者焦虑和睡眠障碍。部分患者因担心突发晕厥而限制日常活动,产生社交回避行为。这种情况需进行心理疏导,教导患者识别和避免诱发因素,如咖啡因摄入、情绪激动等。症状明显者可短期使用盐酸普罗帕酮片控制发作,但须警惕致心律失常作用。
严重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会导致脑、肾等重要器官血流灌注不足。可能出现认知功能下降、少尿甚至急性肾损伤。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需要安装永久起搏器,室颤患者需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日常需监测血压、尿量等指标,避免使用加重心律失常的药物如某些抗抑郁药。
心律失常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饮食上限制钠盐摄入,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运动时携带硝酸甘油片应急。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记录症状发作时的脉搏情况。出现持续胸痛、意识丧失等危急症状时须立即就医。合并基础疾病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抗心律失常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