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症状主要包括皮肤黏膜出血、反复感染、贫血表现、淋巴结肿大等,按病情进展可分为早期乏力、进展期出血倾向、终末期器官衰竭。
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皮下瘀斑、鼻出血、牙龈渗血,可能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关,需检查血常规和骨髓穿刺,药物可选氨甲环酸片、酚磺乙胺注射液、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白细胞异常引发持续发热、口腔溃疡,常见于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需进行病原学检测和免疫功能评估,治疗药物包括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伏立康唑片、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血红蛋白降低导致面色苍白、心悸气促,多见于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需补充铁剂或排查自身免疫因素,药物可选择琥珀酸亚铁片、叶酸片、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
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引起无痛性淋巴结肿大,需警惕淋巴瘤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通过活检和流式细胞术确诊,治疗药物有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苯达莫司汀胶囊、伊布替尼胶囊。
出现不明原因发热伴血象异常时应尽早就诊血液科,日常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保持饮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定期监测血常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