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是人体白细胞的一种类型,主要参与过敏反应和寄生虫感染的免疫防御。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能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感染、自身免疫疾病、血液系统肿瘤等因素有关。
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会刺激骨髓释放更多嗜酸性粒细胞,患者常伴有喘息、鼻痒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孟鲁司特钠、布地奈德等药物控制炎症反应。
蛔虫、钩虫等寄生虫感染时,嗜酸性粒细胞会通过释放毒性蛋白攻击寄生虫,患者可能出现腹痛、腹泻,需进行驱虫治疗如阿苯达唑、甲苯咪唑、吡喹酮等药物。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等疾病会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异常增殖,引发血管炎症,表现为皮疹、神经损伤,需使用泼尼松、环磷酰胺、美罗华等免疫抑制剂。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等恶性肿瘤会造成骨髓过度生产该细胞,伴随发热、肝脾肿大,需采用伊马替尼、干扰素α、羟基脲等靶向治疗或化疗药物。
日常需避免接触过敏原,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监测细胞计数变化,出现持续升高应及时排查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