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虫叮咬可通过冷敷、外用药物、口服药物、避免抓挠等方式止痒。蚊虫叮咬通常由蚊虫唾液中的蛋白质、过敏反应、继发感染、个体敏感性等原因引起。
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叮咬处,低温能收缩血管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瘙痒和肿胀,适合轻微红肿的初期处理。
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氢化可的松软膏或莫匹罗星软膏,可缓解瘙痒并预防感染。若出现水疱或破溃,需配合抗菌药膏使用。
瘙痒严重时可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或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物,适用于大面积叮咬或过敏体质者。
抓挠会破坏皮肤屏障导致继发感染,可能引发蜂窝织炎或淋巴结炎。儿童患者家长需修剪孩子指甲并监督防护。
被叮咬后建议穿着宽松衣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过敏体质人群外出应使用驱蚊液并携带应急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