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压积0.32%通常提示血小板体积分布异常,可能由血液稀释、缺铁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原因引起。
妊娠或大量输液导致血液容量增加,使血小板压积相对降低,通常无须特殊治疗,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
铁缺乏影响血小板生成,可能伴随乏力、苍白等症状,可补充硫酸亚铁、右旋糖酐铁、蛋白琥珀酸铁等药物。
造血功能异常导致血小板体积不均,可能伴有出血倾向,需使用环孢素、地西他滨等药物或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骨髓增殖性疾病导致血小板过度生成,可能引发血栓,需采用羟基脲、阿那格雷等药物或血小板单采术治疗。
建议结合其他血常规指标和临床表现综合评估,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出血,必要时及时血液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