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病是一种由异种动物血清或药物引起的Ⅲ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常见诱因包括抗蛇毒血清、抗生素、疫苗接种等,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关节肿痛等症状。
血清病由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当外源性蛋白质进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产生IgG/IgM抗体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管炎症反应。
症状多在用药后7-14天出现,特征性表现为荨麻疹样皮疹、面部及四肢水肿、关节疼痛,可伴有淋巴结肿大和轻度蛋白尿。
依据用药史结合临床表现诊断,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部分患者出现补体C3/C4水平下降。
轻症采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中重度需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严重血管炎患者可考虑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
发病期间建议卧床休息,避免搔抓皮疹,饮食选择易消化食物,恢复后需详细记录致敏药物并告知接诊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