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的危害主要包括呼吸困难、活动耐力下降、多器官功能损害及猝死风险增加,长期未控制可能导致不可逆性心脏损伤。
肺淤血导致气体交换障碍,早期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晚期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需通过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缓解。
心输出量降低引发全身供血不足,患者易疲劳并伴随运动耐量进行性下降,需限制钠盐摄入并配合心脏康复训练改善症状。
长期静脉淤血可导致肝肾功能异常、胃肠淤血等并发症,表现为肝区压痛、食欲减退,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指标。
恶性心律失常或心源性休克概率显著增高,与心室重构和电解质紊乱有关,植入式除颤器或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风险。
建议低盐饮食、规律监测体重变化,遵医嘱使用地高辛、呋塞米等药物控制病情进展,出现下肢水肿加重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