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感染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导管护理、营养支持和感染源控制等方式处理。腹膜透析感染通常由操作污染、导管相关感染、免疫力低下和肠道菌群移位等原因引起。
腹膜透析感染需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万古霉素和环丙沙星,治疗期间需监测药物浓度和感染指标变化。
导管出口处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渗液,需每日消毒换药,使用碘伏或氯己定溶液清洁,严重感染需考虑导管拔除并临时转为血液透析。
感染期间蛋白质需求增加,建议每日摄入每公斤体重1.2-1.5克优质蛋白,可选择鸡蛋清、鱼肉和乳清蛋白粉,同时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
排查可能污染环节如透析液配置过程,加强手卫生和居家环境消毒,合并腹腔脓肿时需超声引导下引流,反复感染者需评估腹膜功能。
腹膜透析患者应定期接受操作培训,出现透析液浑浊、腹痛或发热时立即就医,治疗期间记录每日超滤量和透出液性状,保持导管固定避免牵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