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患者保胎需通过定期产检、药物抑制宫缩、控制基础疾病、必要时住院观察等方式干预。子宫腺肌症可能由子宫内膜异位、激素水平异常、多次宫腔操作、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建议每2-4周进行超声监测胚胎发育及子宫形态,重点观察胎盘位置与子宫肌层厚度变化,必要时增加胎心监护频率。
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盐酸利托君片、阿托西班注射液等药物维持子宫稳定性,需警惕药物可能引起的头痛或心悸等反应。
合并贫血者需补充铁剂,高血压患者需调整降压方案,血糖异常者应严格控糖,基础疾病控制不佳可能加重子宫缺血风险。
出现持续性腹痛、阴道流血或胎动异常时需立即住院,通过静脉用药、绝对卧床等措施降低早产风险,严重者需考虑紧急环扎术。
保胎期间建议每日左侧卧位休息不少于12小时,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适量增加牛肉、菠菜、坚果等富铁食物摄入,所有治疗需在产科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