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如何控制血糖
孕期可通过饮食调整、适度运动、血糖监测、药物干预、定期产检等方式控制血糖。妊娠期血糖异常可能与胰岛素抵抗、饮食结构失衡、体重增长过快等因素有关。

1、饮食调整
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等粗粮,搭配优质蛋白如鱼类、豆制品,每日分5-6餐进食。避免精制糖及高脂食物,水果控制在200克以内优先选择草莓、苹果等低糖品种。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减少煎炸。
2、适度运动
每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孕妇瑜伽、散步,运动时间建议固定在餐后1小时。避免空腹运动,运动中注意补充水分,出现宫缩或不适需立即停止。运动前后监测血糖变化。
3、血糖监测
使用血糖仪定期检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应控制在3.3-5.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6.7mmol/L。记录监测数据供医生评估,发现异常及时就诊。监测频率根据医嘱调整。
4、药物干预
若饮食运动控制不佳,可遵医嘱使用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地特胰岛素注射液等,禁止口服降糖药。注射需掌握正确部位轮换方法,注意观察低血糖反应。用药期间需加强血糖监测。
5、定期产检
每2-4周进行产前检查,监测胎儿发育情况及羊水指数。通过B超评估胎儿体重增长,必要时进行胎心监护。产科医生会根据血糖控制情况调整管理方案,预防巨大儿等并发症。
妊娠期血糖管理需建立规律作息,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可选择淡绿茶或无糖豆浆。保持情绪稳定,学习孕期糖尿病知识,与营养师、产科医生保持沟通。出现多饮多尿、视力模糊等异常症状需立即就医。
相关推荐
01:08
01:48
04:43
02:10
02:18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妊娠期糖尿病是怎么得的
- 2 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 3 妊娠期糖尿病是怎么引起的
- 4 什么叫妊娠期糖尿病
- 5 妊娠期糖尿病的特点有什么呢?
- 6 妊娠期糖尿病是如何引起的?
- 7 妊娠期糖尿病有哪些特点
- 8 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