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疾病是指影响唾液分泌功能的疾病,主要包括唾液腺炎、唾液腺结石、唾液腺囊肿、干燥综合征等。
唾液腺炎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腺体肿胀疼痛,可能伴随发热。治疗需针对病原体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头孢克肟、阿昔洛韦等。
唾液腺导管内矿物质沉积形成结石,导致唾液排出受阻,进食时腺体肿大疼痛。可通过增加唾液分泌促进结石排出,严重者需手术取石。
唾液腺导管阻塞后形成潴留性囊肿,常见于口腔底部,表现为无痛性肿块。小型囊肿可观察,较大囊肿需手术切除。
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唾液腺破坏,表现为顽固性口干。治疗以人工唾液替代和免疫调节为主,常用药物包括毛果芸香碱、羟氯喹等。
保持口腔卫生,多饮水促进唾液分泌,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发现涎腺区域持续肿胀或疼痛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