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可作为坐骨神经痛的辅助治疗方式,主要适用于缓解疼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但无法根治病因。坐骨神经痛的治疗需结合病因干预,常见方法有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神经阻滞、手术减压等。
艾灸通过温热刺激作用于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如环跳、委中等,可暂时减轻神经压迫导致的放射性疼痛,适合轻度症状患者。
艾叶燃烧产生的红外辐射能扩张局部血管,增加患处血供,有助于消除神经根水肿,但对椎间盘突出等器质性病变无逆转作用。
艾绒含挥发油成分可能抑制局部炎症反应,适用于梨状肌综合征等无菌性炎症诱发的症状,需配合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等。
通过经络调节可能改善腰骶部肌肉紧张状态,但对腰椎管狭窄、肿瘤压迫等严重病因需优先考虑椎间孔镜手术、椎板切除术等治疗。
急性发作期建议卧床休息并冷敷,慢性期可尝试艾灸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日常避免久坐负重,若出现下肢肌力下降或大小便失禁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