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缺钙可能由钙需求增加、饮食摄入不足、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营养素、适度晒太阳、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哺乳期女性每日需通过乳汁向婴儿输送大量钙质,若未及时补充,母体骨钙会被动用,导致血钙降低。建议增加高钙食物摄入如牛奶、豆腐、绿叶蔬菜。
部分产妇因传统饮食禁忌或食欲下降导致钙摄入不足。每日应保证500毫升奶制品、100克豆制品及深色蔬菜的摄入,必要时遵医嘱服用碳酸钙、乳酸钙等钙剂。
维生素D不足会影响肠道钙吸收,哺乳期推荐每日补充400-800IU维生素D。可通过晒太阳、食用海鱼或蛋黄补充,严重缺乏时需服用胆维丁乳等制剂。
妊娠期生理性甲状旁腺功能抑制可能延续至哺乳期,导致钙调节失衡。若伴随手足抽搐、骨痛等症状,需检测血钙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必要时使用骨化三醇治疗。
哺乳期建议每日钙摄入量达到1000-1200毫克,避免饮用浓茶咖啡影响钙吸收,定期监测骨密度,出现严重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