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高血压为什么引起水肿
病情描述:
我妈妈最近出现了水肿,她患有高血压,高血压为什么会出现水肿?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刘颖 副主任医师 本溪市中心医院

    高血压引起水肿可能与心脏负荷增加、肾功能受损、血管通透性改变、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长期血压升高可导致心力衰竭、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病理变化,进而引发体液潴留。

    1. 心脏负荷增加

    高血压使心脏后负荷增大,长期可导致心力衰竭,右心衰竭时体循环静脉回流受阻,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液体渗出至组织间隙形成水肿。治疗需控制血压,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

    2. 肾功能受损

    高血压肾损害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排泄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引发水肿。常伴蛋白尿、血肌酐升高。需限制钠盐摄入,使用ARB类(氯沙坦)、CCB类(氨氯地平)等降压药。

    3. 血管通透性改变

    长期高血压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血管通透性,使血浆蛋白外渗至组织间隙,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可联合使用ACEI类(依那普利)改善血管功能。

    4. 药物副作用

    部分降压药如钙拮抗剂(硝苯地平)可能引起踝部水肿,与动脉扩张静脉回流不足有关。可调整用药方案,换用ARB类(缬沙坦)或联合小剂量利尿剂。

    高血压患者出现水肿应监测24小时尿蛋白及心肾功能,每日限盐不超过5克,避免长时间站立,睡眠时抬高下肢促进回流。

相关文章
什么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会导致患者出现咳嗽、喘息、气短、呼吸困难、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异常的症状表现,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来采取对症治疗的方式进行处理,另外还要针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和护理措施。
什么是缺血性心肌病
缺血性心肌病属于冠心病的某种特殊类型,或晚期阶段,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类似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指心肌长期缺血,造成心肌弥漫性纤维化,从而导致心脏的收缩功能与舒张功能受损。该病与冠心病有着密切联系。当出现这种疾病时一定要及时治疗。
什么是充血性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左心衰竭最常见,亦最重要。绝大多数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均以左心衰竭开始。
充血性心力衰竭分级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分为四级,心力衰竭第一级,主要表现为患者日常体力活动受限,不明显,症状也比较轻。心力衰竭的二级,主要是患者日常的活动轻度的受限,动作慢于正常人,但这个时候问题还不是很严重。心力衰竭等三级,患者日常体力活动明显的受限,步行以及简单的家务活动等,无法正常者或独立地完成。心力衰竭第四级,心力衰竭四级为心力衰竭的终末期,这个时候患者,可能没有办法完全的进行日常活动,需要在专人的护理下才可以生活。
充血性心力衰竭危险吗
充血性心力衰竭为心泵功能无法满足全身重要组织的需求,心功能对体循环或肺循环淤血后无法将回心血量足够输出所致,以淤血为主要表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右心功能体现较明显,早期衰竭心脏可增大,如果右心增大则左心会被挤压,于患者的心脏功能有影响,充血性心力衰竭如未及时控制好,患者会出现病情恶化甚至全心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