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可能引起代谢性酸中毒,但通常需要长期或极端饥饿状态才会发生。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与酮体堆积、乳酸生成增加、肾功能代偿不足、电解质紊乱等因素有关。
长期饥饿导致脂肪分解产生大量酮体,超过机体代谢能力时引发酸中毒。表现为呼吸深快、呼气有烂苹果味,需静脉补液及胰岛素治疗,药物包括碳酸氢钠注射液、胰岛素注射液、氯化钾注射液。
饥饿状态下组织缺氧促使无氧酵解增加,乳酸堆积导致酸中毒。可能出现乏力、恶心等症状,治疗以纠正缺氧为主,药物选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甲钴胺片、辅酶Q10胶囊。
饥饿导致低血容量使肾血流减少,酸性代谢产物排泄受阻。伴随少尿、水肿等症状,需扩容利尿,可用呋塞米片、托拉塞米注射液、碳酸氢钠片。
饥饿引发的低钾、低镁等电解质失衡会加重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肌无力、心律失常,治疗需补充电解质,药物包括门冬氨酸钾镁片、氯化钾缓释片、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短期饥饿通常不会导致严重酸中毒,但长期禁食者需监测血气指标,及时补充碳水化合物和电解质,避免发展为重度代谢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