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可能引起骨裂,骨质疏松患者骨骼脆性增加,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裂,常见于脊柱、髋部、腕部等部位。
骨质疏松导致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骼承重能力下降。建议通过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监测骨密度,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雷洛昔芬等抗骨质疏松药物。
骨质疏松患者常伴肌力减退、平衡能力下降,跌倒概率增高。需进行防跌倒训练,居家安装扶手,必要时使用髋部保护器。
脊柱骨质疏松易引发椎体压缩性骨裂,表现为突发背痛、身高缩短。可通过椎体成形术治疗,同时补充钙剂与维生素D。
严重骨质疏松可能导致病理性骨折,甚至咳嗽、打喷嚏即可诱发肋骨骨折。需长期规范使用特立帕肽等促骨形成药物。
建议骨质疏松患者保持适度运动,每日摄入800-1200毫克钙,定期复查骨代谢指标,避免提重物及剧烈扭转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