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骨髓炎早期症状主要有局部红肿热痛、伤口渗液、低热乏力、关节活动受限。
创伤部位出现皮肤发红、肿胀、皮温升高及持续性疼痛,可能与细菌感染引发炎症反应有关。建议抬高患肢制动,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克林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
开放性创伤处渗出脓性分泌物或血性液体,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侵袭导致。需彻底清创消毒,必要时配合利福平、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等药物控制感染。
体温波动在37.5-38.5℃伴全身倦怠,提示感染毒素吸收入血。需监测体温变化,进行血常规检查,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替考拉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
感染波及邻近关节时出现活动障碍,可能与炎性渗出导致关节粘连有关。早期需限制负重活动,通过影像学评估骨质破坏程度,严重者需手术引流。
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期间保持高蛋白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钙质,避免患肢过度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