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黄疸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及贫血相关症状,其三大特征包括黄疸进展迅速、间接胆红素显著升高、伴随溶血实验室证据。
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胆红素生成速度超过肝脏处理能力,黄疸可在24-48小时内快速出现并加重,新生儿可能伴有嗜睡或喂养困难。
实验室检查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总胆红素常超过85.5μmol/L,尿胆原阳性但尿胆红素阴性,肝功能转氨酶通常正常。
外周血涂片可见破碎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计数增高,结合珠蛋白降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提示免疫性溶血可能。
出现上述特征需立即就医,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可能需光疗或换血治疗,成人患者应排查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药物因素,治疗期间注意监测胆红素水平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