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性心肌病多数情况下属于可逆性病变,其严重程度与体重控制效果直接相关,主要影响因素有心肌脂肪浸润程度、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存在心力衰竭症状、是否及时干预体重。
长期肥胖导致心肌细胞被脂肪组织替代,可能出现活动后气促。需通过心脏超声评估脂肪浸润范围,治疗核心是减重联合有氧运动。
肥胖者常伴随血压升高,加重心室壁张力。表现为头晕和劳力性呼吸困难,需监测动态血压,可遵医嘱使用氨氯地平、厄贝沙坦等降压药。
晚期可能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与心室舒张功能受限有关。需限制钠盐摄入,医生可能开具呋塞米、螺内酯等利尿剂改善症状。
早期进行代谢手术或饮食管理可显著改善预后。若出现下肢水肿或静息心率增快,提示需紧急医疗干预。
建议每日监测体重变化,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避免高脂高盐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和BNP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