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骨不全症第一型病因主要与COL1A1或COL1A2基因突变、Ⅰ型胶原蛋白合成异常、遗传因素及骨骼发育缺陷有关,临床表现为骨脆性增加、蓝巩膜、听力下降等。
COL1A1或COL1A2基因突变导致Ⅰ型胶原蛋白结构异常,引发骨骼强度下降。治疗需通过多学科管理,包括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帕米膦酸二钠抑制骨吸收。
Ⅰ型胶原蛋白数量减少或功能缺陷,影响骨基质形成。可遵医嘱使用特立帕肽促进骨形成,配合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剂改善骨代谢。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是主要病因,约90%患者有家族史。建议遗传咨询,孕期可通过基因检测进行产前诊断。
成骨细胞功能受损导致骨小梁结构紊乱,易发生反复骨折。需避免剧烈运动,使用矫形器保护骨骼,严重时需手术内固定。
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钙质,定期进行低冲击运动如游泳,避免跌倒和外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