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骨折常见于脊柱椎体、髋部、腕部及肋骨等部位,好发于骨量流失严重的松质骨区域。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最常见,轻微外力即可导致椎体变形,表现为突发腰背痛、身高缩短。需通过骨密度检测确诊,治疗包括椎体成形术、抗骨质疏松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等。
股骨颈和转子间骨折致死率高,多由跌倒引发,伴随剧烈疼痛和活动受限。需手术内固定或关节置换,配合钙剂、维生素D及特立帕肽等药物干预。
桡骨远端Colles骨折多见于跌倒时手掌撑地,出现腕关节肿胀畸形。通常采用石膏固定,联合使用唑来膦酸抑制破骨细胞活性。
多发肋骨骨折常因咳嗽或轻微碰撞引起,表现为局部压痛和呼吸受限。治疗以镇痛为主,严重者需胸带固定,同步进行抗骨质疏松基础治疗。
建议50岁以上人群定期检测骨密度,日常补充富含钙质的乳制品和深绿色蔬菜,避免吸烟酗酒等加速骨量流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