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疾病患者确实存在胰腺病风险升高的可能性,主要与胆道梗阻、酒精性肝病、代谢异常、遗传因素有关。
胆结石或胆管狭窄可能导致胆汁反流至胰管,激活胰酶引发胰腺炎。治疗需解除梗阻,可使用熊去氧胆酸、头孢曲松、奥曲肽等药物。
长期饮酒同时损伤肝脏和胰腺,酒精代谢产物直接刺激胰腺组织。需戒酒并配合护肝治疗,药物可选多烯磷脂酰胆碱、美他多辛、胰酶肠溶胶囊。
脂肪肝患者常伴随高脂血症,甘油三酯分解产生游离脂肪酸可损伤胰腺。需控制血脂,使用非诺贝特、阿托伐他汀、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遗传性血色病等疾病同时累及肝脏和胰腺,铁沉积导致器官功能损害。需定期监测血清铁蛋白,必要时行静脉放血治疗。
建议肝胆疾病患者定期监测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避免高脂饮食及酒精摄入,出现持续性上腹痛或脂肪泻应及时就诊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