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可通过骨密度检测、X线检查、实验室检查、骨折风险评估等方式诊断。
1、骨密度检测
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是诊断金标准,可测量腰椎和髋部骨密度,T值≤-2.5可确诊骨质疏松。
2、X线检查
普通X线片可发现椎体压缩性骨折等骨质疏松性骨折,但对早期骨量丢失敏感度较低。
3、实验室检查
血钙磷、碱性磷酸酶、骨代谢标志物等检测有助于鉴别继发性骨质疏松病因。
4、骨折风险评估
FRAX工具可结合骨密度和临床因素计算10年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
建议40岁以上高危人群定期筛查,日常注意钙和维生素D摄入,避免吸烟酗酒等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