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治疗难度主要与骨代谢失衡、继发性病因复杂、药物依从性差、骨重建周期漫长等因素有关。
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功能失调导致骨量持续流失,单纯补钙难以逆转病理过程。需联合使用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等抗骨吸收药物,配合活性维生素D促进钙质沉积。
可能与内分泌紊乱、长期糖皮质激素使用、慢性肾病等因素有关,常伴随腰背痛、脊柱变形等症状。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糖尿病控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手术等。
部分患者因药物服用禁忌或胃肠道反应中断治疗。建议采用静脉注射唑来膦酸等长效制剂,或换用雷洛昔芬等选择性雌激素调节剂。
骨组织更新需3-6个月,疗效评估周期长。推荐持续使用特立帕肽等促骨形成药物至少18个月,期间定期监测骨密度变化。
日常需保证每日1000mg钙摄入与800IU维生素D补充,避免吸烟酗酒,进行适度抗阻运动刺激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