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属于肠炎的一种,是由志贺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发热及黏液脓血便。
1. 病原体差异
细菌性痢疾由志贺菌属特异性感染所致,普通肠炎可由多种病原体如沙门菌、大肠杆菌或病毒引起。
2. 病变范围
细菌性痢疾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形成浅表溃疡;普通肠炎病变范围更广,可能涉及小肠或全消化道。
3. 传染性差异
细菌性痢疾具有强传染性,属法定乙类传染病;普通肠炎多数无明确传染性,多为散发病例。
4. 临床表现
细菌性痢疾典型症状为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普通肠炎以水样便为主,罕见显性血便。
确诊需依赖粪便培养或核酸检测,治疗期间需隔离消毒,补充电解质,避免进食生冷刺激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