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银耳洗后不能继续食用。变质银耳可能含有米酵菌酸等毒素,高温烹煮无法破坏,食用后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肝功能损伤甚至死亡。
变质银耳产生的米酵菌酸耐高温,清洗无法去除。该毒素会破坏细胞线粒体功能,轻者出现腹痛腹泻,重者可引发多器官衰竭。
变质过程中伴随椰毒假单胞菌等致病菌繁殖,即使用沸水冲洗仍可能残留。这些细菌会产生神经毒素,导致头晕抽搐等中毒症状。
银耳变质后多糖类物质降解,蛋白质结构破坏,食用价值丧失。即使外观改善,也无法提供原有滋补功效。
食用变质银耳中毒潜伏期可达24小时,初期症状类似胃肠炎,容易延误治疗。严重病例需进行血液净化等抢救措施。
发现银耳发黏、有酸腐味或颜色褐变应立即丢弃,烹饪前注意检查食材新鲜度,泡发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