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痛可通过休息冷敷、热敷按摩、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肌肉痛通常由运动损伤、肌肉劳损、炎症反应、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急性肌肉损伤后48小时内建议停止活动并冰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进行,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
慢性肌肉疼痛可使用热毛巾或暖水袋热敷,配合轻柔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和僵硬感。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可缓解炎症性疼痛,肌肉松弛剂如盐酸乙哌立松适用于痉挛性疼痛,外用药膏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可局部镇痛。
超声波、电疗等物理疗法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严重顽固性疼痛可考虑冲击波治疗或局部封闭治疗。
日常应注意运动前充分热身,运动后适当拉伸,保持充足睡眠和均衡饮食,适量补充镁和维生素D有助于预防肌肉疼痛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