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结节炎可通过休息制动、冷敷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胫骨结节炎通常由运动损伤、骨骼发育异常、慢性劳损、感染、免疫因素等原因引起。
急性期需立即停止运动,避免跑跳等膝关节负重活动,必要时使用支具固定膝关节。青少年患者建议休学1-2周,减少上下楼梯频率。日常可佩戴护膝减轻胫骨结节处张力,但夜间睡眠时需解除固定。
发病48小时内每2-3小时冰敷15分钟,使用冰袋需用毛巾包裹防冻伤。急性期过后改用热敷,每日3次热敷2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可交替使用氟比洛芬巴布膏和辣椒碱贴片缓解局部炎症。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局部肿胀严重者可短期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若存在细菌感染需配合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治疗,合并免疫异常可考虑泼尼松片。
超声波治疗能促进软骨修复,每周3次连续2周。冲击波治疗适用于病程超过3个月者,需间隔5天进行1次。恢复期可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配合红外线照射改善局部代谢。
保守治疗6个月无效或存在游离骨块时,需行胫骨结节钻孔减压术。严重骨骨骺分离者需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术后石膏固定4周。术后3个月禁止剧烈运动,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骨骺闭合情况。
日常应避免长期跪姿或深蹲动作,运动前充分热身并佩戴运动护具。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每日饮用300毫升牛奶,适量进食深海鱼和坚果。肥胖患者需控制体重,减轻膝关节负荷。恢复期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逐步增加运动强度。若出现夜间静息痛或关节活动受限,应及时复查核磁共振排除其他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