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下壁心肌缺血的治疗
病情描述:
下壁心肌缺血的治疗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高云 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下壁心肌缺血可通过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及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下壁心肌缺血通常由冠状动脉狭窄、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基础手段,常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以及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这些药物有助于改善心肌供血并减轻症状。

    2、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如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适用于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该方法能快速恢复血流,缓解心肌缺血。

    3、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适用于多支血管病变或介入治疗失败者。通过搭桥重建血运,可显著改善长期预后。

    4、生活方式调整:

    戒烟限酒、低脂饮食、规律运动及控制血压血糖等措施能减少危险因素。日常避免剧烈活动及情绪激动,有助于降低心肌耗氧量。

    建议定期复查心电图及心脏功能评估,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出现胸痛加重或持续不缓解时需立即就医。

相关文章
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
患有肺源性心脏病是因为支气管、肺疾病导致的,其次就是如果患有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也很可能会出现肺源性心脏病,其次广泛或反复发生的多发性肺小动脉栓塞及肺小动脉炎,以及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慢慢的也会发展成肺心病。
缺血性心肌病介入治疗能治愈吗
缺血性心肌病通过支架植入,进行血运重建,使长期缺血而没有坏死的心肌,恢复血液供应,改善了心脏现有功能,从而缓解心绞痛等临床症状。同时利于病情稳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并不能达到彻底治愈的效果。且介入治疗后,应坚持用药,不能随意停药,特别是抗血小板类药物,如随意停用,可能导致支架堵塞,引发生命危险。
充血性心力衰竭危险吗
充血性心力衰竭为心泵功能无法满足全身重要组织的需求,心功能对体循环或肺循环淤血后无法将回心血量足够输出所致,以淤血为主要表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右心功能体现较明显,早期衰竭心脏可增大,如果右心增大则左心会被挤压,于患者的心脏功能有影响,充血性心力衰竭如未及时控制好,患者会出现病情恶化甚至全心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生命。
什么是肾血管性高血压
肾血管性高血压主要由于肾动脉狭窄到一定程度,造成肾脏本身供血不足,这种情况下会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从而引起高血压,特点表现为舒张压较高,常见原因包括动脉硬化、大动脉炎和纤维肌肉发育不良。
室性早搏的治疗
室性早搏的现象可能与日常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也可能与心脏方面的疾病有关。前者的治疗可通过服用安定、倍他乐克治疗及中药称心颗粒治疗,后者则应使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同时应积极治疗原发病。